施洛洐:團隊就是力量! 咦?
有沒有發現,當一群人一起工作時,不論有神一般的對手,還是豬一樣的隊友,都總會有一兩個甚麼都不做的free rider(s)在你左右?大學時期上莊搞O camp時會有,讀書present打大佬時會有,投身社會工作時亦會有。這現象原來有社會心理學的實驗驗證,不是現代人特別懶散,而是盤古初開,已經有這現象!
社會心理學家形容,這是一種名為社會惰化(Social Loafing)的普遍現象,意指群體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時,每個成員所付出的努力比獨立完成工作時少。為了實驗這個理論,有心理學家模擬進行了一項拔河比賽實驗。實驗者分別被要求進行個人和團隊的拔河,同時用儀器紀錄他們的拉力。結果顯示實驗者的團隊人數與人均拉力成反比:人越多,越不給力。此現象的成因是團體成員認為個人的貢獻不會被重視或評核,故此失去認真做事的積極性。另一個相關的實驗則驗證了,當團隊的成員認為該工作或團隊重要時,此現象就不會發生。
隨著社會不斷轉型和進步,此現象可以以很多種形式發生。社會惰化現象除了會在一般工作或讀書上的團隊合作時出現外,最令大家有深刻感受的應該是What's app的群組。很諷刺地,明明不是那種因工作需要而被逼加入的群組,但總會有一兩個「朋友」閒時不出聲,約食飯時不留名,誓死捍衛作為一隻CD-rom的權利。無他的,理論所說,當成員認為那團隊重要時,惰化現象便不會發生。在互相排斥(Mutually exclusive)的情況下,if A, then B; if not A, then not B。師傅今次明白了。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