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關係可能家庭中最大炸彈!醫生醒你和諧錦囊

2018-07-13
 
AAA

婆媳關係是美滿婚姻生活裏的一個重要元素,TVB新劇《BB來了》贏得了不少新抱的共鳴,李佳芯更被大讚好戲!周旋於「相處不來」的兩代至愛的女人當中,男人未得當家作主,婚姻和家庭關係繃緊如劍拔弩張,隨時一觸即發!

Untitled.png

資深精神科專科醫生馬燕盈開門見山地道出家庭關係裏「三角」正面互動的重要性媳婦須調整心態,對於媳婦,馬醫生有如下建議:

心態調整

作媳婦的需要適應和調整心態,明白奶奶已“做了半世人”,性格和價值觀已根深蒂固,改變不易。既然深愛自己的老公,就要理解做兒子對母親的心情,尊重是首要的。

做個乖巧的媳婦

兒女,在媽媽心目中永遠都是個孩子,故奶奶以長輩式口脗對兒媳説話是情有可原。聆聽老人家分享時,合理的便多謝提點,讚賞她為家庭的付出;若不中聽的,便輕言略過算了。「駁嘴」在傳統的家庭中,等於不孝,現代媳婦要留意這點。

體貼奶奶

當買東西送媽媽的時候,一定要記得多買一份給奶奶。多關心奶奶的日常起居;中午或放工時候打個電話問候她,媳婦一點點的關懷和呵護,會讓老人家記在心頭。

大方vs小器

由於生活背景、學識、見聞、價值觀、年代距離等等不同的因素,婆媳相處其實一點也不容易,有時難免會有摩擦。作一個寬容、有氣度的媳婦,會大大減輕自己的困擾。

勿向丈夫發火或回孃家哭訴

馬醫生指,遇上奶奶無理取鬧,或覺得困擾時,不妨先向好姊妹吐苦水,或去散散步,減減壓;對自己好一點,做些令自己開心的事;切勿向老公發泄,其實他夾在中間最難受,不要期望他會站在妻子一方或安慰她。儘量少提奶奶的不是,就算要提,也平靜地對事不對人。而且避免向孃家吐苦水,父母愛女心切,可能會私下找女婿或親家理論,那問題會變得更復雜。

4324.JPG 

至於奶奶,馬醫生認為應與時並進,方法如下:

做個人見人愛的奶奶

作奶奶的,也要在心態上有所調整。兒子已經長大成人,成家立室,故要學習放手,讓兒子繼續成長,作一個真正的男子漢,承擔作丈夫或父親的責任。

43242.JPG

心理上勿拿兒子作丈夫

奶奶若與老爺關係不好,容易把焦點全放在兒子身上,把照顧兒子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也非常倚靠兒子作為自己的情緒支持。當兒子結婚之後,會感到自己不再被需要,不能常和兒子相處,內心經歷「失去」,自然不好受。故馬醫生建議作奶奶的,要預先為自己準備好過渡「空巢期」,例如多結交朋友、建立自己喜歡的嗜好、多做運動和參與社區活動,把自己的目光和焦點分散在不同的領域。若想從根源入手改善夫妻關係,應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例如婚姻治療,也是一條出路。

不爭住湊孫

作奶奶的要尊重兒子和媳婦的決定,無論有沒有機會湊孫,都不要向他們施壓。其實,不承接或只有限度地承接湊孫這項工作,可能有更多好處,如晚年生活時間較自由,又可以避免兩代人教孩子的方法不同而與兒媳產生摩擦。偶而相聚逗玩孫兒,反樂得輕鬆自在。

接受孫兒喜歡媳婦多過自己

「我愛媽媽!」孫兒喜歡媳婦多過自己,是天經地義的事,就算自己再喜歡孫兒,都不要用手段搶去媳婦在孫兒心目中的地位。若然既買糖又買玩具,為了得到孫兒一句:「我最喜歡的人是嫲嫲!」聽進媳婦的耳中,又會是何種感受?倘若媳婦怒下「探孫禁制令」,那就徒添苦惱了。馬醫生説,做個知情識趣的奶奶,會使她更受歡迎。

不要挑撥兒子和媳婦的關係

兒子結婚後,和媳婦合而為一。作奶奶的不要挑撥是非,離間兒子媳婦的關係。奶奶試想想,自己終有一天老去,能和兒子作伴、長相廝守的是媳婦,所以不要令兒子難做。現今的女性大部分都是雙職,不能用從前「男主外,女主內」的標準,即媳婦放工後承擔所有家務,像僕人般服侍丈夫。作奶奶的必須與時並進,否則因家務鬧得關係不愉快,就得不償失了。

不要侵入兒媳的家庭

若有能力最好分開住,所謂「相見好,同住難」。兩個家庭成長背景完全不同的人,生活在同一屋檐下易生摩擦。若要探訪,最好預先商量,切忌忽然「摸上門」,這樣會令媳婦覺得奶奶過分侵入她的生活。

 (來源:大公報、劇照)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