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渤:死後全家移民美國?

2018-07-13
鮑渤
資深傳媒人, 香港傳媒主筆協會成員
 
AAA

bob1.jpg

時事短打

今日打開某新聞網站,赫然見以上標題。乍看似有咒人之嫌,其實是許多港人都要認真考慮的議題。

彈丸之地的香港,寸土寸金,令美國人嗅到了商機。一家名為「北極星」的殯葬公司,說是找了華人風水大師,在夏威夷瓦胡島庫勞山脈尋覓一塊地,比五個維園還大,非美國公民亦可購買。名叫「蒙哥馬利」的公司總裁專程飛到香港推銷「死後移民」,更有家族墓園可供選擇。除了香港,上海、東京等亞洲大都會也做推廣。

自從特朗普上台,港人移居的熱門國家美、加、澳、紐都在收緊政策。生的時候移民不成,死的時候容易了,這世道真是諷刺。

林鄭發起的「土地大辯論」已經喧鬧了一段時間,但似乎沒有找到解決的良方。但香港土地的奇缺,正在蠶食和顛覆中國人傳承了數千年的觀念。

首先,中國人講究「落葉歸根」。但生於斯長於斯的港人,卻是反其道而行之,身故之後可能要考慮移民,因為美國的葬身之地相比香港太便宜了。比如北極星今年推出的「永生樂園」,為有興趣「死後做美國永久居民」的港人,提供位於三藩市及夏威夷的墓園,火葬骨灰龕位(可放置4個骨灰龕)最低價6,000美元,土葬約港幣11萬元。

香港的骨灰龕位,最貴的是沙田寶福山,大約六十萬港幣,也許東家都覺得「好鬼貴」,所以推出分期付款,就像活人在「供樓」。也有便宜的,本港的法定非牟利組織華人永遠墳場管理委員會,兩人用 龕位2600元,家族用龕位2.1萬元。但輪候時間比公屋的長龍還長,當中有人早在2005年已遞交申請,「預約死亡」但配售遙遙無期。活人可以等,但死人能等嗎?

香港人喜歡炒股票炒樓炒樓花。骨灰龕「一位難求」,自然也有人炒,價格不斷上揚。

其次,「入土為安」是中國人的傳統說法,但對普通市民越來越不現實。華人永遠墳場普通墓地的認購價是28萬元。食物環境衞生署管理的和合石、長洲、大澳及梅窩4個公眾墳場也設有土葬墓地,但價格不菲。所以普通港人辭世之後,絕大多數是「上樓」,與「土」沒有一點關係。但有一類市民有例外。按照法例,新界原住民可以自挖山墳。公眾坐車經過屯門、粉嶺、天水圍,隨處可見山丘的私墳越做越大,死人與活人爭地的現象嚴重。

還有,「死無葬身之地」自古是一句咒人的惡毒語言,現在變成「溫馨」的現實版。政府為推廣綠色殯葬,海上撒灰服務及骨灰紀念花園費用全免,但吸引力似乎不大。根據政府的數字顯示,去年由食環署處理的綠色殯葬宗數,佔全港死亡總人數僅逾一成。

由於土地稀缺,越拉越多的港人加入「無殼蝸牛」行列。寫到這裡,想起一則不太相關的新聞。香港馬會首批三十五匹純種名馬在上個月在廣州「安家落戶」,昨天剛剛「滿月」。賽馬會行政總裁應家柏認為「這是一個歷史時刻」。因為香港再沒有足夠的土地,而「從化馬匹訓練中心屬世界一流設施,有助香港賽馬的持續發展」。駿馬尚且奮蹄北上,人應該更靈活,香港之外還有地厚天高。

 

延伸閱讀
  • 關鍵爭議點在於政府要收回的這部分土地,對高爾夫球場的所謂「歷史價值」、日後舉辦賽事的影響是否屬於根本性的;否則,香港哥爾夫球會就是無理取鬧!至於球會本身,與其擔憂土地能否有效開發,替政府操心;不如關心一下自己。

    魏開星  2023-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