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樂文:為何港男總是餓
今個星期最熱門的新聞,肯定是武俠小說巨匠查良鏞先生離世。查先生筆下的作品影響幾代華人,著作現時仍有不少人拜讀,亦屢次被改編成電視劇或電影。他的離世震驚全港,不難理解。另一單廣受注目的新聞則有點爆冷的味道,能壓過國泰洩露幾百萬名乘客資料、孤寒港鐵閒日減價補飛及港珠澳大橋落成等新聞成為焦點,主要靠新聞主角飯托妹Karen的色相。
「大愛」是怎樣鍊成的?最直接的答案,就是城市人如Eason所言,「我們都寂寞」?訪問過身邊有玩交友app的朋友,他們玩app的理由大同小異,不外乎覺得在現實生活太難結識伴侶,又或者想求其找個對象消磨時間。一餐飯幾百蚊,比找援交妹吹水便宜,比起到酒吧識人省時,明知網上交友有風險,但為著有機會找到對象,令生活泛起一絲漣漪的些微機會,他們自願應約。即使樣貌身型有落差,也未必即時「彈鐘」,願意掏出銀包結帳。港男們不吝嗇這幾百蚊,但希望對方做戲起碼做足全套,不要以劣食招待、割禾青收工。臨時演員都是演員,行走江湖總要有職業道德。食相不佳,總有被人爆大鑊的一日。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