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事‧情》觀塘定官塘? 鹽田進化做工業區

2018-12-27
 
AAA

4c27bbbf-d93f-4ecc-b5e8-f4a767abafbd.jpg
(圖片來源:觀塘區議會)

觀塘舊稱「官塘」,在北宋時期是官家的鹽田,名為「官富場」,並由朝廷派出鹽官主理,是當時東莞縣內四大鹽場之一。南宋孝宗隆興元年(1163年),「官富場」產鹽量未如理想,曾一度廢置,後來因鹽產量回升才恢復設置。

鹽田注滿了海水時,外貌和池塘一樣,加上大部分的鹽場均由官府擁有,因此不少居民都稱為「官塘」,久而久之就成了正式名稱。

Kwun_Tong_Road_1945.jpg
(圖片來源:《香港舊照片》Facebook專頁)

1950年代,港英政府開展大規模填海計劃,計劃將官塘開發為主要工業區,根據《觀塘風物志》,由於居民不喜歡「官」字,因此改稱「觀塘」,不過現今有部份小巴路線牌及路面的道路的標記,仍然沿用「官塘」舊名。

1280px-HK_Kwun_Tong_Road_near_Yue_Man_Square_Minibus_Stop_2_Yau_Tong.JPG

工業興起 成工廠重鎮

1950年代之前的觀塘乃頗為荒蕪的海灣,只有一些石油油鼓及垃圾堆填區。直至1957年,政府完成觀塘對出海面展開填海工程,將用地用作工業用途,變成觀塘工業區,才急速發展起來。因著工廠業務,觀塘工廠區的道路命名中不少包括了「業」字,如成業街、偉業街等。

shutterstock_196597613.jpg

踏入90年代,隨著製造業步入黃昏,大量工廠空置,觀塘地鐵站附近一段部分改建成商業大廈或貨倉,但沿海一段則大多空置,政府在1998年起一直商議重建方案,日漸向商業方向發展。觀塘的眾多工業廠房場地寬敞、租金實惠,讓人們有機會在這些空間裡自由探索、分享自己的興趣。近年開始發展成藝術發展、工作室的聚腳處。

shutterstock_201869182.jpg

戰時歷史 魔鬼山堡壘抗日

另一邊,位於觀塘區最東面的魔鬼山,就吸引了不少喜歡探險的遊客們前去尋古、觀景。

魔鬼山是建於19世紀的軍事遺址,二次世界大戰時,英軍為防範日軍的來襲,於是在魔鬼山築起堡壘和大炮,沒料到日軍最終以另一途徑進攻,令這些建築無用武之地,而香港最終亦被攻陷。

20170314024632156.jpg

儘管現在仍然遺留下來的炮台和堡壘已殘破不堪,但甚具歷史和觀賞價值。炮台更可享受 270度海景,盡覽維港兩岸及將軍澳景色。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