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事‧情》粵劇歷久不衰 經典劇目知多少?
粵劇,又稱「大戲」、「鑼鼓戲」、「廣東戲」、「廣府大戲」或「廣東大戲」,是現存於中國廣東省境內14種戲曲之一,也是全中國境內約400多個地方戲曲的一種。
相關文章:
數讀香港:戲曲中心開幕後 全港容納最多觀眾的戲曲場地在哪裏?
戲曲中心有幾巴閉? 一文帶你遊覽
粵劇是透過演員以唱、做、唸、打四種基本方式演繹,並配合音樂、服裝、道具及舞台場景演出。而粵劇的題材,多取材自民間傳奇、歷史或神話故事等,著名劇目有《帝女花》、《鳳閣恩仇未了情》及《梁山伯與祝英台》等。
甚麼是唱、做、唸、打?
唱、做、唸、打是粵劇的四種基本演繹方式。
唱,是指唱腔。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演唱方式,包括平喉及子喉。
做,是指做功,又稱身段,即透過身體動作的演出,表達感情。當中包括手勢、台步、走位、關目、做手、身段等。
唸,是指念白,用說話交代情節、人物的思想感情。
打,就是武打,舞水袖、水發、玩扇子、武刀弄槍、耍棍揮棒,舞動旗幟等等動作都納入其中。
打破男女不同班 薛馬爭雄達9年
早在乾隆51年(1786年),新界元朗大樹下天后廟已有戲曲演出活動,當時香港仍沒有本地戲班,故須由國內聘請戲班,所使用的大概是「官話」而非廣府話。
在1930年代之前,粵劇仍是男子的世界,因當時的立法局有法例禁止男女同班。直到1933年,立法局才修例准許男女合班,自此開啟男女同台演出的歷史。
解禁後,薛覺先和馬師曾分別聘用女花旦,組成「覺先聲男女劇團」及「太平劇團」,他們不斷演出傳統粵劇及嶄新劇目,領導了粵劇的劇本、服飾、音樂、舞台美術和演出方式,更開始長達9年的「薛馬爭雄」時期,至香港淪陷才結束。
另外,由於女花旦興起,男花旦失業,漸遭淘汰,也是粵劇歷史之一大轉變。
任、白、唐盛世
1950年代是不少粵劇迷津津樂道的年代。1956年,任劍輝、白雪仙、唐滌生合組「仙鳳鳴劇團」,改編了多部古代文學巨著為粵劇,包括《 牡丹亭驚夢》、《蝶影紅梨記》、《紫釵記》和《再世紅梅記》,由唐滌生編劇、任劍輝任生角、白雪仙任旦角,風靡不少戲迷,是三人舞台生涯最光輝顚峰的階段。
可惜1959年唐滌生在利舞台觀看《再世紅梅記》首演時腦溢血暈倒,撒手塵寰,任白更因此萌生退隱之意,之後專心栽培新血,如陳寶珠、謝雪心、龍劍笙等。幸好任白有不少粵劇作品都曾改拍成電影,對保存香港粵劇藝術起著重要作用。
太平戲院成看戲朝聖地
香港開埠初期,中環一帶已有街頭戲曲表演,在華人主要聚居的上環、西環區,娛樂事業更形興旺,一些專門演出戲曲的戲院亦陸續在上環、西環一帶落成。
太平戲院便是二十世紀早期建於西環的大型戲院之一。1922年,太平戲院禮聘京劇名師梅蘭芳於戲院演出一個月,風靡萬千戲迷。
太平戲院第二代院主源詹勳(左)與馬師曾合照。(圖片來源:大公報)
太平戲院除提供一般戲院的椅位和板位外,還創設較舒適的「貴妃床位」和「對號位」,吸引不少客人。
1932年太平戲院重建後,特別邀請名伶馬師曾組成「太平劇團」,為戲院編演了不少名劇,包括《刁蠻公主戇駙馬》、《野花香》、《審死官》等,大受觀眾歡迎。
可惜,1960年代電視開始普及、加上戲院行業競爭激烈,太平戲院最終於1981年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