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多D:粉嶺高爾夫球場的前世今生
政府宣布全盤接納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報告,包括局部發展粉嶺高爾夫球場,面積約32公頃。發展粉嶺高爾夫球場一直在社會爭議不斷,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爭議?高爾夫球場又有什麼歷史價值?
相關新聞:
政府全盤接納土供組建議 收回32公頃高球場建屋
歷史價值
粉嶺高爾夫球場在1911年落成,現時主要有三處有歷史價值的建築物,包括建於1934年,現為一級歷史建築的前港督別墅、二級歷史建築粉嶺高爾夫球會會所,以及三級歷史建築粉嶺高爾夫球會小食亭。
嶺大香港與華南歷史研究部主任劉智鵬指,粉嶺高球場過百年來累積了深厚的歷史。1911年開放「舊場」時,大批高球場會員乘火車來往市區及粉嶺。劉智鵬指,單在1911年,即九鐵通車的首年,有關的服務就已為九鐵帶來超過一萬元收入,而其後更推出如「Taipo Belle」等專車為來往球場人士服務。
另一方面,球場亦和港英政府密不可分,如哥爾夫球會首四任的主席,就是當時的四位港督。而在1968年,前新加坡總理李光耀曾在粉嶺高爾夫球場與時任港督戴麟趾打球。劉智鵬稱,當年香港剛經歷了六七暴動,二人很可能在球場上,討論了香港的發展方向,甚至有可能觸及到後來的郊野公園計劃、十年建屋計劃及高地價政策等,對本港有影響深遠。
香港哥爾夫球會就指,粉嶺球場內有不少屬於新界原居民五大氏族的祖先墳墓,其中部分祖墳可追溯至數百年前的明清兩朝,亦有不少過百年樹齡的細葉榕、屬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的水松林,以及唯一受保護的昆蟲物種裳鳳蝶等。
收地爭議
粉嶺高爾夫球場目前由香港哥爾夫球會以1000元地價承租,雖然哥爾夫球會指一直致力開放球場予公眾享用,但社會普遍批評粉嶺高爾夫球場是「富豪樂園」,曾有傳媒嘗試以公眾身份到粉嶺高球場打球,二人消費需近6000元。
早在2013年,政府發表新界東北新發展區時,時任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曾承諾,有必要檢討佔地170公頃的粉嶺高爾夫球場是否有需要收回發展,納入下一步新界北發展規劃中。
2017年,政府成立「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探討香港的土地供應,並列出18個選項,包括收回粉嶺高爾夫球場建屋,引起社會廣泛討論。
多個基層組織認為,現時本港土地短缺,要求政府應收回整個粉嶺高爾夫球場用地。據《新界北研究》,若局部發展32公頃,可建屋4600伙,容納約1.3萬人;全面發展則可建屋1.32萬伙,容納約3.7萬人。
不過,反對方就批評建議荒謬。職業高爾夫球協會名譽會長陳百祥曾指,利用高球場土地建屋是荒謬、無聊,認為香港從來也是高地價的城市,如在香港住就要接受這一套,又指如發展高球場,將會有17萬從業員的生計受影響。
香港哥爾夫球會就對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建議政府收回粉嶺球場一部分作為土地供應選項表示極度失望,形容建議忽略了粉嶺高爾夫球場對本地高爾夫球發展所作出的努力、生態和歷史價值,以及球場對香港國際地位所作出貢獻。
球會強調,保留整個粉嶺高球場對香港高球發展非常重要,局部發展方案亦會無可避免地對場內歷史價值及自然生態攘成無可挽救的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