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事‧情》打鼓嶺撃鼓抗敵 禁區內藏隱世歷史建築

2019-03-04
 
AAA

565aee7c-907e-4c1f-99d9-fcc40f54763b.jpg

北區包括上水、粉嶺、沙頭角和打鼓嶺四個分區,是目前最能保留傳統新界鄉郊特色的地區之一。

相關文章:
《香港事‧情》粉嶺原名「粉壁嶺」 邊位公主曾下嫁?
《香港事‧情》上水古為氏族勢力地 警方大鬥法

相傳打鼓嶺的地名,與抵禦外敵有關。清朝時期,這裡的居民希望到一河之隔的深圳墟買賣農物,不過深圳河的橫水渡就由黃貝嶺村的居民經營,村民經常受到黃貝嶺居民欺壓。

由於黃貝嶺村民人數較多,打鼓嶺居民難以抵擋攻擊,因而便於村內設立一個大皮鼓,每當黃貝嶺居民來襲,他們就擊鼓通知區內群眾合力抗敵。久而久之,這項特色便成為村名,叫做「打鼓嶺」。

不再神秘的「禁區」

打鼓嶺以往是禁區,需要禁區紙才可以出入,但政府在2008年起逐步開放禁區,令打鼓嶺不再神秘。

在打鼓嶺最北的地方,有一座不足100米的山,名為「白虎山」。白虎山別名白花山,山上有白虎山警崗,是鎮守邊界的重地。

LinMaHang-SanUkLing0038GF.jpg
(圖片來源:《香港舊照片》Facebook專頁)

附近亦有二級歷史建築麥景陶碉堡,這是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由英人建的現代化防衞設施。麥景陶是當時的警務署長,由於國共內戰爆發,有槍有炮的內地部隊不時流散到中港一帶,他們落草為寇,經常襲擊香港警察,於是麥景陶親自出馬,監督興建碉堡,派員日夜駐守,以堵截非法入境者。碉堡三角型的外貌相當特別,亦設有圓柱形瞭望台,監察邊界的非法入境情況。

20160222025323612.jpg

三個「打鼓嶺」

雖然打鼓嶺位於北區,但「打鼓嶺新村」及「打鼓嶺道」卻在完全不同的地區。

位置九龍城的打鼓嶺道,街名成因與打鼓嶺差不多,當地村民自組更夫隊,在城牆上打更報時,以防夜晚盜賊打劫,又有村民常往附近銅鼓丘上打鼓作樂,因此道路就被命名為打鼓嶺道。

Hong_Kong_Tak_Ku_Ling_Road_1.jpg

有傳在日治時期,為了擴建啟德機場,在打鼓嶺道居住的村民,被迫遷徙到西貢蠔涌附近的山坡,他們重用原名「打鼓嶺」建村,即現時的「打鼓嶺新村」。

延伸閱讀
  • 相信很多人一聽到三年零八個月這個名字,都會聯想這是抗日戰爭時香港被日軍佔領以及統治的時期。在香港淪陷之前,其實港英政府曾經作出頑強的抵抗,令到日軍本來打算以一星期就攻陷香港的計劃,被守軍硬拖至十八天才攻陷,後世稱為「十八日戰爭」。本文旨在述說香港義勇軍可歌可泣保家衞國的事蹟。它的組成來自香港不同種族居民,規模雖小,卻發揮強大作用,甚至在戰後被港英政府公布御賜「皇家」榮銜。

    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  2023-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