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學生擬中國創業造義肢:大灣區贏硬件資源

2019-06-11
 
AAA

大灣區創業風氣熾熱,除了吸引本地年青人北上發展,亦有外國學生計劃到中國成立初創企業。來自英國華威大學的Prolemy Banks是清華大學生物醫學交流生,計劃回英國完成最後一年課程後,重返中國成立公司,發展義肢製造服務。他最近參與香港理工大學的實習計劃,到深圳交流一星期,已體會到兩地的創業環境有很大分別……

poly2.jpg

Prolemy Banks(上圖中)計劃在中國開設義肢製造公司。

Photo_7.jpg

Ptolemy Banks計劃推出的其中一種義肢產品。

 

「在英國,即使你有研發科技產品或成立公司的構思,人們都會跟你說:『應該已有人做過了。』」

 

Prolemy說,短短一周已感受到大灣區與英國的創業氣氛大不同,因英國的頂尖科技產品多數由大企業壟斷,創業不被看好。相反,深圳的初創企業遍地開花,加上有大型電子零件市場,可隨心所欲蒐集各種部件,對初創人十分吸引:「想造甚麼出來都可以,把你的概念實踐。」

 

中澳無人機合作有市場

Photo_6.jpg

Daniel Smith(左一)參觀深圳無人機企業。

 

「深圳和大灣區的無人機技術領先全球。但澳洲在無人機訓練方面做得很出色。」

 

就讀澳洲紐卡素大學的Daniel Smith年紀輕輕已創業,主打無人機培訓及諮詢服務,在當地教導公司客戶操控無人機,以及講解相關法規。他對無人機有濃厚興趣,高中時已研製協助拯救遇溺者的無人機。

他認為,大灣區企業在無人機技術上佔優勢,而自己的強項在於培訓、諮詢,雙方大可建立合作。今次到深圳除了參訪無人機界巨頭大疆創新(DJI),亦接觸到一間研發小型木製無人機的初創企業,計劃與對方合作,將木製無人機推廣至澳洲,應用至學校的STEM課程,使更多小朋友學會組裝及操控無人機;另一方面亦希望將自己的專業知識引入大灣區。

 

理大:發揮橋樑角色助引入海外人才

 poly1.jpg

理大行政副校長盧麗華(右三)、企業發展院助理院長朱志賢(右一)與五位海外學生。

由香港理工大學與深圳大學共同成立的大灣區國際創新學院,五月底展開深圳初創實習交流計劃,共76位大學生參與,分別來自理大、深圳大學、以及海外 6個國家的7所高等院校。他們早前參訪深圳知名創科企業和獨角獸企業,包括騰訊、中興通訊等,亦去到松山湖國際機器人產業基地、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廠等參觀。

 

「是否創業是另一回事,至少爭取機會先到大灣區了解。」

 

理大行政副校長盧麗華指,報名情況比預期踴躍,早前到相關海外院校交流,向學生介紹計劃及大灣區雙創概念時,反應都相當好。被問到中美貿易戰下,美國對部分中國企業進行制裁,可會影響外國青年到華創業意慾,她認為在如此局勢下反而是一個機會,讓學生多了解大灣區。她希望理大扮演橋樑角色,引入海外人才,以助大灣區發展成為國際科創中心。

 

提供機會助港初創「走出去」

Photo_4.jpg

76名大學生參與大灣區國際創新學院的「初創實習・交流計劃」。

理大企業發展院助理院長(創業培育及顧問服務)朱志賢表示,並非單向鼓勵海外學生到大灣區創業,同時亦提供機會,助香港的創業團隊「走出去」,他以Daniel的個案為例,證明有些海外的創業項目,與中港團隊性質相近,可以發展進一步合作。

廿多名海外學生日前由深圳抵港,參觀本港科學園、數碼港等創新基地,以及理大的初創企業。至於理大和深大學生,會繼續留在深圳的初創企業實習一個月,行業包括科技、工程、物流、醫護、網絡、院校等範疇,最後會組隊向投資者及創業導師展示模擬創業項目,爭取最多3萬港元的創業基金。

lui.JPG

就讀理大金融服務工商管理學士的呂航,正在「亞太創新學院」(APIA / Asia-Pacific Innovation Academy)的深圳總部實習,擔任項目助理。他表示,「實踐是證明自己所學知識的最好途徑」,認為初創實習交流計劃把學習和實踐結合在一起,充實而富有意義。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