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奧運精英團訪港說起

2016-08-31
胡雨
自由撰稿人
 
AAA

[讀者投稿]

1470644971418628.jpg

1470644982413814.jpg

(資料圖片,來源亞太日報)

奧運金牌得主到港交流從2004年開始,已成慣例。

從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李麗珊後,二十年間,香港再無奧運冠軍出現。 有香港媒體試圖做個探討,被訪者大致回饋是,有冠軍當然好,沒有也無所謂,心態平和。

兩年前,梁(振英)特首曾說過體育對香港經濟沒有貢獻,足見對該界別的態度。 近期他又講到,要重新探討香港體育政策,培養更多青少年成為精英運動員。 截然不同的話語,或是業態將變的信號,也可能表個態度而已。

體制與政策影響著體育業態。 早年間,內地的奧運冠軍,收穫了英雄般的美譽和豐厚的物質獎勵。 粉絲的狂熱、企業的追捧,一些人的市場價值、經濟收益、社會影響均呈幾何級增長,也促動更多運動員去實現冠軍夢。

英雄榮譽與金牌夢

香港的奧運冠軍如何呢? 資料顯示,李麗珊奪冠後同樣收穫物質、榮譽獎賞,並成為當時香港大眾的偶像。 雅典奧運會後,她逐步淡出體壇。 00年代,曾為銀行理財產品、保健品等拍過廣告,也擔任過奧運大使、火炬手等社會工作。

世界冠軍接受崇拜也屬正常。 近年來,物質激勵開始回歸理性,曾有人調侃,這年頭,什麼都在漲,奧運冠軍的獎金偏是沒漲。 從一個側面說明人們看待奧運的態度更為成熟。

沒有政府、俱樂部、基金等的支援贊助,身付異秉,使出洪荒之力,登上世界巔峰并非易事。 網壇娜姐的傳奇幾人能續寫? 退役後,成功進入政商界、演藝圈、豪門裡,又有幾人? 一些內地孩子借競技體育改變了命運,香港部分家長也在衡量以體育為職業的路可走幾遠。

體育凝聚港心?

香港政府一貫重視公共體育的投入發展。寸土寸金之地,社區都有配套體育運動設施。 幾年前,第一次體驗港島南區黃竹坑的公共游泳池,分深水、淺水、跳水、嬉水等不同區域,衛生有序,不同區域都有救生員值守,門票二十港幣還不到,這種質優價平的體育設施,北京的奧運場館集中地亞奧區域,都不能比。

香港人均壽命已趕超日本,成世界最長壽之都,與市民體育運動習慣有關。

香港市民熱衷體育鍛煉和健身活動。 家中地方狹小,大家都到戶外或體育場館去運動。 清晨晚間,跑步健身的,街頭海邊到處都是。 休息日,行山出海走進健身房的人數也不少。

具備良好的公共體育資源,卻無競技體育空間,這個現象值得思考。

假使有更多國際級體育賽事的參與機會,青年街頭運動會否少些? 不可否認,競技體育是容易提升凝聚的活動之一。

當下香港,社會分歧嚴重,體育能成爲凝聚港心分解社會矛盾的載體?

(作者:胡雨)

*你都可以成為思考香港的作者,歡迎投稿︰editor@thinkhk.com

 

延伸閱讀
  • 人生路很漫長,怎麼走,要好好鋪排。當一條路走不下去了,得另有一條可走。可持續的人生,才是完美的人生。

    冰凌  2021-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