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柏濤:三大個不要讓孩子玩手機的理由

2017-08-04
杜柏濤
資訊科技公司創辦人
 
AAA

GAME1.jpg

流動電子裝置已成為現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看著街上家長為了讓小孩子乖乖坐下,都給他們手機去玩遊戲或看卡通,甚至有些就讀幼稚園的幼兒已經擁有自己的手機,本人不以為然,並有三大原因希望能說服各位家長不要讓孩子再玩手機。 

長期使用手機  對眼睛發育影響深遠 

筆者小時候同學之間絕少有戴眼鏡的,即使有,都會被取笑成「四眼」。但是,現在的小孩中,有六七成都需要架上眼鏡,而且有年輕化的趨勢,小至小一時家長已開始要帶他們去配眼鏡。其實,這和我們身邊愈來愈多電子產品有關。以前的小孩大多「通山跑」,比較文靜的則看書。現在家裡全都是電子產品,手機、電視、平板電腦、電腦等等,甚至連冰箱都有顯示屏!這些顯示屏帶藍光,可直射眼睛黃斑部,曾經有女生在被子裡偷玩手機,幾個月後黃斑部出血,視力降到只餘三成!也曾經有大學生一天使用電腦12小時,造成眼睛的水晶體受損,21歲就患上早發性白內障!一個針對電磁波對眼睛影響的研究指出,過量使用手機會不單傷害視網膜,更會傷害角膜和其他眼睛部分,造成永久傷害。 

手機只是2D平面  玩實體玩具更能提升3D概念 

手機暫時只是透過一個2D的顯示屏去表達3D空間的概念,之所以能用2D去表達3D是因為我們成人早透過現實世界學會了3D物理的運作,例如是一點透視法(One Point Perspective)可以代表遠近景深因為我們從現實中學會了遠近的概念,而且知道遠的東西可以在視覺上聚得愈近。但是,假如小孩太早接觸手機的2D平面表達方式,但是沒有足夠現實世界的3D經驗,這樣有可能令小孩產生視覺空間認知障礙(Visual Spatial Perceptual Disorder),對智能發展產生深遠影響,亦令將來需要運用3D思考能力的發展遜於人,例如是數學、物理及藝術設計等。因此,請盡量給小孩玩傳統能拿上手的實體玩具! 

手機遊戲講求「即食」 令小孩失延遲享樂的能力 

作者知道,現時最能賺錢的手機遊戲都講求「即食」,「快上快落」,專業一點來說是反饋環(Feedback Loop)必須短,即是玩家作出輸入後遊戲要即時有回應或效果。例如是,現在已很少有大賣的回合制遊戲,但即時有分數反饋的遊戲則很受歡迎,例如是Candy Crush Saga就用即時的糖果爆破去為玩家帶來快感及實際的分數彈跳,令玩家長期得到正反饋(Positive Feedback),得到快感。長期玩下去亦會令人上癮。這樣的遊戲就像洗腦般令孩子們習慣於要有即時的反饋或成效,而沒有耐性去精雕細琢、默默耕耘出一個更大的成果。家長們要知道,曾經有研究指出 (看延伸閱讀),一個孩子於小時候如果更有延遲享樂和自我控制的能力,他長大後的成就將更大,收入將更多。假如我們的下一代全被這樣無腦而令人上癮的遊戲所洗腦,習慣了這一種反饋模式的話,大家可想而知這些遊戲對他們將來的影響有多深遠。 

三步保護孩子的眼睛健康 

一,假如無法完全不用手機,也必須和小孩約法三章約束其用量,例如每20分鐘需要休息20秒。二,眼睛和手機距離絕不能少於30厘米。三,定期帶小孩作眼科檢查,有需要時又可向視光師要求一副阻隔藍光和和防反射(anti-reflective)的眼鏡。 

 

延伸閱讀 

The Marshmallow Test: Mastering Self-Control by Walter Mischel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