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號風球Q&A 邊個風「最猛」?邊次掛得最耐?
十號颶風信號,俗稱十號風球,是最高的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發出的次數不多。
1. 幾時開始有?
天文台1917年開始以數字1至7號編排信號,「七號已達或將達颶風信號」是當時最高的信號。1931年,七號信號改為「十號颶風抵步信號」,1936年正式改稱「十號颶風信號」。
2012年韋森特襲港,有小巴被大樹壓中。(大公報)
2. 歷來掛過幾多次?
連同「天鴿」在內,香港自第二次大戰至今,一共發出15次。 六十年代初期,香港曾經多次發出十號颶風信號。1960至1964年間平均每年一次,其中以1964年最特別,一年內兩次,分別是颱風露比及黛蒂。之後十號風球的出現頻率減少至每三或四年一次。在「天鴿」之前,八十年代起只曾三次掛十號波,分別為1983年、1999年及2012年。
在天鴿之前,香港二戰後曾14次發十號信號。(天文台網頁)
3. 點先掛得成?
十號風球的發出,表示香港的風力已經達到或將會達到颶風程度(即持續風速每小時118公里或以上)。颶風的範圍,主要是在繞著風眼附近的環形地帶,因此發出十號颶風信號是需要一股颱風或以上級數的熱帶氣旋,在香港近距離(大約100公里)內掠過,亦即一般所謂「正面吹襲」香港。
4. 邊個十號波「最猛」?
1962年溫黛可算是最兇猛的颱風。當溫黛的風眼經過香港時,氣壓急跌,在1962年9月1日創下了歷來的最低紀錄953.2百帕斯卡。 在溫黛襲港期間,維多利亞港的每小時平均風速達133公里,最高陣風紀錄是每小時259公里,而大老山的陣風更高達每小時284公里,這都是歷來的紀錄。
溫黛對港造成嚴重破壞。(天文台)
溫黛最接近香港時,剛巧是潮漲時間,引致低漥地區嚴重水浸。吐露港的潮水高度達海圖基準面以上5.4米,而正常的漲潮只有2.2米。因此,風暴潮帶來重大損失,尤其在沙田和大埔區,災情特別嚴重。
5. 邊個颱風吹得「最正」?
自1946年以來引致天文台需要發出十號颶風信號的颱風當中,只有1961年的愛麗斯(Alice)及1968年的雪麗(Shirley)的風眼直接穿過香港天文台。
6. 咁邊個「最遠」?
2012年的韋森特於天文台西南約100公里掠過,是自1946年以來導致天文台發出10號颶風信號距離香港最遠的熱帶氣旋。
2012年韋森特襲港,有大樹吹倒落海。(大公報)
7. 邊次十號波掛得最耐?
若論十號風球生效的時間,1999年約克(York)則創下了最長的紀錄–11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