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相冊 | 驚雷第一聲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1978年11月,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實行「分田到戶,自負盈虧」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大包干),拉開了中國對內改革的大幕。
一個初冬的黃昏,18位衣衫襤褸的农民去趕赴一場危險的行動。
這次秘密集會,就為了四個字——“分田單幹”。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下,這可是有坐牢的危險。
碰頭會一直持續到半夜。他們分別在這份“託孤”契約上按下鮮紅的手印。
誰也不敢想,這串紅手印將化為一聲春雷喚醒沉睡的大地。
那時,“文革”十年浩劫剛剛結束,極“左”思想仍像枷鎖一般禁錮著中國。
嚴重平均主義死死捆住了农民的手腳,大家毫無生產积極性,人越干越懶,地越種越薄,糧越收越少。貧窮和飢餓籠罩着這片土地。
1978年,一場百年不遇的大旱加劇了農村飢荒,小崗村民被逼無奈,不得不鋌而走險。分田單幹的做法可以用一句順口溜來概括:“交足國家的,留夠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清晰的責、權、利劃分,立即調動了群眾的积極性,出現了男女老幼齊下地的火熱勞動場面。
這個秘密被18戶农民嚴嚴實實地藏了起來。然而,到了春天,長勢喜人的秧苗卻“泄密”了。
1979年4月的一個下午,聽到風聲的縣委書記陳庭元來到小崗村一探究竟。擺在他面前的是像棋盤般整齊的花生地,如果還是“大呼隆”式的勞動,絕不可能幹得這麼好。
陳庭元也不是沒有擔憂過。但是他說,小崗這麼干,只不過是想吃飽飯嘛!就算錯了,對全域也沒有多大影響。
在那個陰霾未散的特殊時期,小崗村的改革顯得如此弱小,哪股風都可能將它吹滅。鳳陽縣對外玩起文字遊戲,稱之為“大包干”,迴避了“到戶”二字。 可是,上級領導是什麼看法呢?
省委書記萬里來了,陳庭元試探著作了彙報。消息又傳到中央,是鄧小平同志一錘定音。
以小崗村為邏輯起點,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在黨的領導下推動了一次又一次突圍,解放了被落後制度束縛許久的生產力。
2016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小崗村。
中國發展進入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漸次展開。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該有怎樣的新作為?這是小崗人面對的時代之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