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談判懶人包 傾唔傾掂睇實七關鍵因素
中美兩國官員星期二在北京連續第二日進行副部級貿易談判,預計美方代表團日內將啟程返美。
被視為對華強硬派的商務部部長羅斯接受CNBC訪問,他預料談判很大機會達成雙方都能接受的合理解決方案,認為迫切的貿易議題最容易處理,但執行問題及結構改革,例如知識產權及市場准入等,將會更為艱巨。
外界預計今輪的副部級談判完成後,劉鶴未來將率領中國代表團前往赴華盛頓,與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以及財長梅努欽舉行進一步會談。
圖片:Twitter @Lingling_Wei
彭博報道就指中美貿易談判最終能否達成協議,將取決於七個關鍵因素:
1.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問題一直被視中美貿易中最棘手的問題,有可能阻礙促成協議。華府一直指控中國強制美國企業分享敏感科技及盜竊知識產權,自中美元首去年在阿根廷G20舉行會面後,雖然中方已經宣布一系列針對竊取知識產權的懲罰措施,草擬法案防止強制性技術轉移,但落實執行等細節仍有待確認。
2.華為及5G
華為作為中國最大的手機製造商,一直銳意發展5G技術,並取得多項專利,但華為一直被美方指責從事間諜活動,儘管華為方面否認,但美方已禁止政府採購華為產品,並敦促其他國家仿傚。另外,華為管理層孟晚舟早前被加拿大當居拘押的事件,亦有可能影響談判。
3.中國製造2025
中國製造2025作為中國政府為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包括推動機械人研究、生物科技等領域,引起了華府的不滿。早前有消息指,中方願意讓步,甚至有可能將部分計劃推遲10年實施,以換取兩國達成貿易協議。
4.能源
能源被視為中美兩國能夠締造「雙贏」的領域,北京已開始恢復採購美國液化天然氣,華府亦希望中國業界未來擴大液化天然氣設施的投資,並恢復進口美國原油,
5.農產品進口
貿易戰令美國出口至中國的農產品數量大減,投資者將密切關注中國是否會取消對黃豆、玉米、棉花、高粱及豬肉徵收報復性關稅,並開放進口美國稻米及家禽。
6.汽車關稅
中國暫緩對美國汽車及零部件加徵25%報復性關稅,限期為2018年1月1日至3月31日。
7.銀行
中國承諾以漸進方式,允許外資銀行在國內合資金融機構擁有過半股權,瑞士聯合銀行集團成爲首家通過增持股權,實現控股合資證券公司的外資金融機構。美國去年先後兩次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額外關稅,原訂計劃今年元旦起,對所有進口的中國商品,徵收額外關稅,不過,美方早前將限期延長90日,至今年三月會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