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正察:氣候「鬼門關」近在咫尺 ESG發展刻不容緩

2019-05-23
政策‧正察
團結香港基金政策研究院
 
AAA

近日,美國錄得大氣碳濃度高達415.26 ppm,為過往80萬年歷史中前所未見。氣候學者指,若然大氣碳濃度突破450 ppm,將為全球氣候帶來無法逆轉的危險惡果。按照目前趨勢,人類在僅僅十年後就會跨過這個450 ppm的「鬼門關」,然後再沒有回頭路 。

esg1.jpg

在這個全球暖化的大時代,香港無可避免要思考自身的時代責任。但總有人認為,香港不過一個彈丸之地,人口區區750萬,僅佔全球碳排放量約0.1% ,在全球氣候行動中只怕有心亦無力。只不過,這忽略了在全球化的年代,香港不單透過全球貿易在世界各地留下多多少少的碳足跡,亦能透過其金融體系,發揮跨越邊界的影響力。

近年全球環境、社會及管治(ESG)投資的興起,是金融市場對氣候變化的回應。所謂ESG投資,泛指在投資過程中結合對環境、社會、及管治因素的考慮,當中尤以氣候變化相關的因素最受重視。ESG投資的方法各式各樣,當中包括負面篩選(例如剔除高碳排放的行業或企業)、ESG整合(例如在財務分析中有系統地考慮氣候因素的影響)、正面篩選(例如特別挑選氣候相關表現突出的企業)以及創效投資(例如以緩解氣候問題為目標的投資)等。ESG投資將資本引導向ESG表現良好的企業,從而鼓勵企業為氣候行動和可持續發展作出改變和貢獻。

根據《2018年全球可持續投資回顧》,以ESG投資策略管理的全球資產規模已高達30.68萬億美元,較2012年的13.3萬億美元翻了一倍有餘。然而,貴為國際金融中心、與紐、倫齊名的香港卻似乎遠遠落後於國際金融市場的大勢。根據2016年的數據,香港僅佔全球ESG投資份額的0.06%,相較於歐洲的52.6%和美國的38.1%固然是望塵莫及,即使在亞洲亦被日本的2.07%大幅拋離。香港似乎未有善用其國際金融中心優勢,在氣候行動中充分發揮自身跨越邊界的影響力。

esg2.jpg

團結香港基金的社會創新團隊近日發表報告,檢視香港ESG相關的監管體制,發現與歐洲的先行者相比,香港的ESG監管體制確實偏向寬鬆,或許是香港ESG匯報質素參差、ESG投資停滯不前的根源。基金會在報告中向港交所、證監會、政府等政策制訂者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議,包括加強董事會在ESG管治中的角色、修訂ESG匯報機制並與國際接軌,以及加強ESG相關基礎建設等。我們相信,一個健全的ESG監管體制和生態系統是ESG投資蓬勃發展的關鍵。

在氣候變化的威脅下,若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大概也不算誇張,更何況一個國際大都會?在全球氣候行動中,香港最重要的角色或許就是善用其金融基業,推動ESG投資的發展。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的監管體制進步並不只影響香港企業,更影響所有在香港上市、融資的境外企業。在基金會的報告發表後,我們樂見港交所展開有關修訂ESG規例條文的諮詢,當中的修訂建議亦與基金會建議方向相近。我們相信,這將會是人類逃離450 ppm「鬼門關」的重要一步。

 
延伸閱讀
  • 為期2日的亞洲金融論壇昨日圓滿閉幕,以「推進轉型:創效.共融.創新」為主題,吸引來自逾70個國家同地區、超過7,000人線上線下踴躍參與,當中包括約20個商務代表團親臨現

    2023-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