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基層青年只接受低風險投資或未能往上流動
一項調查顯示,本港青少年理財風險的承受能力不足,認為是阻礙貧窮青年向上流動的原因之一。建議政府加入理財風險承受能力的實務學科、提供實踐理財機會以及增強青少年自信,改善他們對投資的看法。
嶺南大學去年抽查香港六間成績水平不同的中學,訪問330名家庭經濟能力較差的中學生,年齡介乎13至17歲。受訪學生要選擇玩哪一類遊戲,分別是如果贏了遊戲可得120元,但輸了就一無所有;另一個遊戲是贏輸都可得少量金錢回報,從學生的選擇,評估他們的理財能力承受風險。另外又會問受訪者,如果營運公司,會選擇高風險、高回報,還是低風險、低回報。嶺大之後綜合評估學生的答案,得出30.6%學生願意承受較高風險以獲取較高收益,69.4%選擇承受低風險以獲取較少收益。
負責調查的嶺大研究生院研究助理教授朱岳峰指出,調查中顯示一些因素會影響青少年的理財風險承受能力,包括出身低收入家庭、自我評估語文能力較差、主觀認為自己的財務知識較差、較少或從沒有參加理財課程及對未來看法不積極等,都會傾向不願意承擔較高的理財風險。
反之,受訪者的性別、年齡、財務知識測試成績的高低、父母的學歷等都沒有顯著影響青少年的理財風險承受能力。
只接受低風險投資或會跨代貧窮
朱岳峰指,基層家庭青少年,傾向不作出有風險的決策,例如較少人自主創業,反而傾向盡早投入社會工作,這個「投資決定」有機會令他們未能遠離貧困,或會令跨代貧窮延續。
他又稱,傳統解決跨代貧窮的方式是政府加強投入資源,為學生裝備知識,但學術研究上都認為未必有效,反而加強青少年的自信心,才是方向。學生可能因為來自低收入家庭而缺乏自信,改善學生的自信,相對容易改善他的經濟環境,所以政府和學校可循這途徑着手,令學生對投資未來更見積極,樂於謀劃發展路向。
另一方面,政府可以改革中學教育,例如加入與理財風險承受能力有關的實務學科,豐富青少年的財務理論。同時又提供更多與理財有關的實踐機會,例如模擬股市遊戲,讓學生接觸真實投資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