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凌:防控「優等生」的尷尬

2021-07-02
 
AAA

WhatsApp Image 2021-07-02 at 11.16.21.jpeg

天天看疫情新聞,一看就是一年半,看出各國各地區新冠確診的死亡率大致在百分之二至三不等。最近詳讀台灣疫情,驚人地發現,台灣的死亡率竟然達到4%至5%,是全球最高。這還不算,18%的死者從發病到死亡僅在三天以內,死後才確診的人數更是高得嚇人。

6月10日,《新新聞》的「新冠社區感染死者從確診至死亡天數統計」顯示,截止6月8日:五十四人在不被篩查和不被確診的情況下死亡,佔死亡數的18.2%,生前連被確診和被治療的機會都沒有,就撒手人寰。按確診天數計算:十四人當天死亡;十九人次日死亡;三十一人兩日後死亡;二十二人三日後死亡;二十七人四日後死亡;十三人五日後死亡……,直至三人十七日後死亡;三人十八日後死亡;一人二十日後死亡;一人二十一日後死亡。

從數字可知,多數是在確診後不久即死亡,確診至死亡天數少於或等於三天的有一百四十人,高達47.1%;也就是說,台灣新冠患者被延遲確診的情況極其嚴重,平均每五名死者中就有一人。

那些天,當台灣確診人數維持在兩三百時,死亡二三十;之後確診一兩百,死亡一二十;這些天確診七八十,死亡七八個,或確診五六十,死亡五六個。屈指一算,遠超4%至5%了。醫衛專家指「台灣黑數太多」,所謂黑數,即被隱藏和未被篩查出的患者數;又說,目前台灣官方確診一萬四千多例,實際上已超過兩萬甚至三萬。篩檢消極,篩檢量不足,一些實際確診者沒法抓出。

幾個月前,台灣官方天天喊沒有病例,抗疫成功,卻閉口不提台灣人離開當地前往日本、中國內地、中國香港等地之後,屢屢查出的陽性個案。為什麼是這樣?死亡率高企,台灣官方給了個理由「台灣是高齡化社會」。高齡社會的死亡率就應該如此高?未見得!

世界銀行2021年公布,全球高齡化國家中,九個國家和地區的高齡程度與台灣相當,甚至更高。然而在疫情中,人家也有不錯的表現。著稱「老」國的日本,27%的人口在六十五歲以上,死亡率為1.8%;新加坡更甚,2021年老人為14.27%,至6月8日為止,累計確診六萬二千一百九十六人,死亡三十三人,是確診人數的0.05%。

篩查範圍越廣,確診比例越小。如果一百名感染者中,九十人未被測試,十個重症者接受檢測呈陽性,其中一個死亡,得出的結論就是死亡率10%。這說明什麼?說明檢測率愈底,死亡率愈高。只檢測重症者,不檢測輕症者和無症狀感染者,死亡率當然高,傳播力當然廣。檢測量不足,缺乏防疫物資,疫苗接種跟不上,以及政治因素等,統統是台灣的防疫短板,是疫情難控的主要原因。

台灣人口約香港人口的三倍,檢測量僅為香港的九分之一。每天看報道,香港由衛生署、醫管局、特定群組監測計劃、社區檢測中心等完成的檢測數,每天高達六萬多個。有症狀的要測,無症狀的也要測。我想,待到疫情結束時,世衛組織統計全球的感染數,恐怕台灣的數據都不管用。

聽內地朋友說,他們只要查出一例陽性,整個片區的人都要進行核檢,我說過分了,他們還說我防疫意識薄弱。不過那裡的防疫工作確實嚴謹,效果也棒棒滴,九百多萬平方公里,民眾可以隨便走。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前「立委」、台灣醫事聯盟協會理事長、前台灣大學醫學院神經外科主任高明見受訪表示,在台灣沒有足夠疫苗的情況下,希望香港政府將庫存約80多萬劑BNT疫苗,在赤鱲角機場設置疫苗施打專區開放台灣民眾前往施打。

    2021-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