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澤民與香港的三件事 你不可能不知道
江澤民與香港有深厚淵源,1997年他以國家主席身份主持儀式,見證香港回歸。在英國國旗降下,中國國旗升起之後,江澤民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
江澤民之後在特區成立慶典中發表演說,重申「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50年不變。
江澤民曾先後訪港4次,他在回歸一周年時再度來港,當時香港正遭遇亞洲金融風暴,他讚揚特區政府施政有方,穩健處理內外事務,特別在抵禦亞洲金融風暴對香港的衝擊卓有成效。
江澤民第三次訪港在2001年,出席在香港舉行的「財富全球論壇」。到2002年,他第四次訪港,主持特區第二屆政府就職典禮和慶祝香港回歸五周年。他在典禮上致辭稱,香港「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全面落實,證明「一國兩制」完全行得通,特區政府具有駕馭複雜局勢的智慧和能力,香港人是完全能夠治理好香港。他提出三點希望,包括希望香港各界更好地適應香港回歸後的發展、其次是希望特區行政、立法和司法機關不斷提高施政和執法水平。第三是希望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堅定信心、自強不息、努力開創香港經濟發展新局面。
稱香港記者提問「幼稚」
江澤民有一句名句,相信不少香港人仍然有印象,就是「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是他當國家主席時,回應不斷追訪的記者所拋出的一句,意思是指記者的提問「簡單、幼稚」。適逢當時香港傳媒追問領導人是否支持行政長官連任,江澤民事後回應指,怎麼能不支持香港特首,但要說支持,又會被傳媒說是欽定了。
江澤民這句話至今仍有一定影響力,當年被他爆出這句回應的記者張寶華,因此事而成名,在內地更有一班「擁躉」,若干年後她的個人Youtube頻道亦以此句子作名字。
亞視誤報死訊
江澤民與本港傳媒牽連的另一件事是亞洲電視在2011年7月6日誤報江澤民死訊。亞視在未有官方或江澤民親人證實下,報道江澤民離世,死於肝腫瘤,台徽更一度轉為灰色。本港不少媒體甚至日本的共同社都有引述亞視的報道,但多指死訊「官方未證實」。直至翌日新華社發稿,稱媒體報道江澤民死訊純屬謠言。中聯辦更指亞視嚴重違反新聞職業操守。亞視亦撤回報道並發道歉聲明。
亞視主要股東王征是江澤民姨甥,他事後向媒體表示,看亞視新聞才知江澤民死訊。
負責新聞的亞視高級副總裁梁家榮表示,盡了最大努力也未能阻止誤報,他為事件引咎辭職。
在廣播管理局調查中,揭露負責企業發展及對外事務的亞視高級副總裁鄺凱迎向新聞部施壓,指收到可靠消息,要求新聞部盡快報道江澤民逝世。廣管局事後向亞視罰款30萬元。
生於江蘇
江澤民在1926年,於江蘇揚州出生,大學時修讀電機工程,抗日後加入中國共產黨,解放之後獲委任為廠長,曾於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做廠長。文化大革命時期曾被批鬥並被送往勞動。
鄧小平上台後,提出改革開放和建立經濟特區,江澤民曾在1980年主管廣東和福建試辦經濟特區的工作。
1985年江澤民出任上海市長,為他政治生涯揭開新一頁。江澤民一方面運用自己電機工程知識和工作經驗,主張在上海加強科技和培訓;另一方面又以參與過開放改革工作,在上海實施吸引外資和擴大出口的政策,同時發展市內基建,包括擴建機場、修建碼頭和興建高速公路等。 1987年,江澤民繼任為上海市委書記,朱鎔基接替上海市長職務,二人在上海工作,合作無間。
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在1989年4月病逝,江澤民以迅速的方式應付上海的學生示威和相關報道,做法得到黨內元老正面評價,江澤民之後被徵召到北京,協助處理學運。他其後晉身中央核心,獲黨內元老支持取代趙紫陽,擔任新的中共總書記。
着重經濟發展
蘇聯在1991年瓦解,江澤民認為蘇聯過份着重政治改革而不是經濟上,因此認為發展經濟,是保住執政地位的方法。在他擔任總書記期間,延續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方針,又提出在2000年前國內經濟每年都要有8-9%增長。
江澤民主政期間,中國與美國關係經歷過緊張與緩和階段。六四問題、人權問題和台灣問題,影響到當時的中美關係。1999年中國駐南斯拉夫貝爾格萊德大使館被美軍轟炸,引發中國有反美示威;2001年美國的偵察機與中國的戰機在南海相撞,再令兩國關係跌入谷底。直至2001年,美國發生「911事件」,中國公開支持打擊恐怖主義,又在聯合國安理會支持美國對阿富汗展開軍事行動,令兩國關係回暖。
主張兩岸和平統一
在海峽兩岸關係上,江澤民主張以和平統一解決,由大陸的海協會和台灣的海基會展開會談。兩會在1992年於香港會談,並達成「九二共識」,之後兩岸的經貿合作和各項交流頻繁。
江澤民在2002年卸下中共總書記職務,由胡錦濤接任。胡錦濤之後在2003年接任國家主席,2004年再從江澤民手中接過軍委會主席,至此江澤民退出中共最高權力核心。江澤民退休後,大部分時間都身處上海。他的「三個代表」理論,即中共代表中國先進社會生產力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被寫入《中國共產黨章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