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RY:中國和香港未來五年共同的路應怎麼走?
回想當年,可能部份香港人覺得董建華不是最好的特首人選,董先生年紀也越來越大了,但政界普遍認同他愛香港的心一直沒有變,是位值得尊重的人物。歷年來他辦智庫,辦基金,近年還辦網媒讓各式各樣的意見互相爭鳴切磋,香港應當就是這樣。
回看不少媒體近日團結香港基金三周年晚會的相關報道,有些重點值得各界深思。對國家過去幾年的經濟成果,發展及未來的藍圖,大中華區及海外華僑都別有一番體會。如果回望十年前,大概不少外國媒體和評論員都認為金融危機影響了中國發展,不少共產黨的領導,官員和地方官行政能力低,貪腐問題嚴重。而且網上也有不少訊息批評國家的整體規劃和環境問題,香港因此也慢慢蔓延著中港分隔的情緒,致使不少人對內地往後的發展忽略了。董建華在晚會的發言,就是希望大家重新了解內地的制度及共產黨。
確實以共產黨領導的中國有不少地方還需要改善,如城市鄉郊貧富差距,公民社會建設及人權問題等,但在創新科技,經濟及交通基建等著實有極大的增進改善。在國家安全的考量下,廣大人民活在微信的世界,有一點不方便,但是不代表國家領導層不重視科技發展。早前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接見了來自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顧問委員會的廣大海外委員和內地企業家,當中就有 Facebook 的創辦人朱克伯格、蘋果首席執行官庫克及黑石集團董事長蘇世民及美國前財長鮑爾森等人。國家領導人絕對明白世界的潮流往哪裡走,也致力推動中美在各個層面的互動和交流。香港各界和年輕人可以多走訪不同城市,把知識和經驗分享給內地想法接近的同輩,一起為未來五年的發展努力。
早年董建華一手推動香港的創新科技發展,及後香港有了數碼港和科學園,孕育了不少初創企業。未來五年,乘著全球創科發展的熱潮,香港應該更上一層樓。前陣子在會展就舉辦了 Jumpstarter 活動,結合了國內企業阿里巴巴及本地專家,涵蓋了來自金融科技、機械人技術,教育科技,電子商務等的公司。筆者認為要讓中港兩地的年輕人參與國家大灣區發展,最重要的就是多依靠如董建華、馬雲等有國際視野和資金的前輩,多給機會和能量後輩,讓他們一展才華。當他們的研究和想法獲得肯定,未來各行各業將見更多的合作,也帶動了兩地的年輕人和企業家多交流,自然也增加了他們對國家的歸屬感和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