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瀾昌:從「魯平判斷」到「韓四點」看香港問題癥結
近日因幫人寫回憶錄看了許多一國兩制的歷史資料。最引起思考的是港澳辦前主任魯平一個判斷,那是收集在他回憶錄中。他說:「香港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經濟問題,不是政治問題。經濟問題解決好了,港人生活改善了,政治問題也就迎刃而解。」
魯平:香港主要問題是經濟問題
這是他在香港回歸後,他已退休後說的。當然這話是說給「治港者」聽,包括中環、西環,還有港澳辦及中央港澳工作協調小組。魯平這個判斷是很清晰,不是採用北京官場一般很全面但又似乎含糊模稜兩可的語言,讓你猜、讓你琢磨。魯平回憶錄還說「我們從來沒有向中央說過香港人怎麼擁護香港回歸什麼的,我們老老實實地匯報香港人的顧慮」。他說「經濟問題解決好了,港人生活改善了,政治問題也就迎刃而解」,應該說這也是符合習近平治國基本思想:讓人民有獲得感和幸福感。
不過,到底「治港」關鍵是什麼,是經濟問題還是政治問題,相信當下依然是「治港者」爭論的首要議題,也相信有「政治派」和「經濟派」之分。例如最近由港澳辦主任張曉明傳達的「四點指示」,一般都相信是出自新科港澳協調小組組長韓正之口,因此稱為「韓四點」。第一,要始終把堅持一國兩制方針作為處理涉港澳事務的大前提。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一國兩制符合國家利益、符合港澳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中央將堅持一國兩制方針不改變、不動搖,要將維護中央全面管治權和保障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權有機結合起來。第二,要互相尊重、換位思考,特別是要充分尊重特區政府意見,處理港澳事情應盡量採特區政府所提方案,中央制定的有利港澳的政策措施盡量由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宣布。第三,要更加注重改善民生,特別是讓廣大普通民衆有實實在在獲得感。第四,要按市場化機制、規則和國際化標準推進港澳與內地合作項目。
「韓四點」有糾偏意味
可以看得出「韓四點」對前一段的治港有「糾偏」意味,當然這是「琢磨」出來的,因為種種原因,是不好明說,也不適宜明說。當中最重要的「糾偏」,是前一段時間「全面管治權」講多了,過分強調「一國」,對「兩制」尊重不夠了,以至使香港政治氛圍側重中央管治權,而非如何思考更好發揮香港原有制度優勢。
當然,這是難以拿揑的問題。到底是回歸之初姜恩柱的「全面退守西環」好,還是現在的「敞開大門歡迎市民參觀」好,相信不同人有不同看法。不過要做到「一國兩制不走樣」,最終是落腳到發揮香港原有制度優勢,而回歸20年經驗說明難點也在這。因為香港經濟發展、民生改善滯後於內地,不盡人意,更使「發揮兩制優勢」問題突出。
所以「韓四點」接着要求「尊重特區政府」和按市場機制推進合作項目。而最為重要的還是第三點:改善民生,讓香港基層市民有獲得感。應該說「韓四點」是接受「魯平判斷」的,知道香港問題當下癥結是「市民獲得感」問題,所以「韓四點」沒有強調「港獨」等政治問題。當然,韓正不會說「反港獨」不重要,而是不去強調這個。
但「韓四點」也有難處,就是知道香港問題癥結在經濟民生,但是因為尊重「兩制」,不能越俎代庖,只能從外圍入手,用粵港澳大灣區概念去幫香港。偏偏林鄭月娥也是順着這個杆子往上爬,「跑外圍」多而不是着重「練內功」,沒有着急及着力於解決香港內部影響經濟民生的關鍵問題。
說實話,鼓勵香港青年往大灣區發展是一個方向,但不能以此掩蓋解決香港自身的影響港青在本地發展的問題。現在就有人誤解港青在本地「搵唔到食」,所以政府日日叫人「入內地」。講實話,香港有為青年都跑到內地,那麼香港經濟發展靠誰呢?而事實上內地人均收入及工資水平還是落後香港一大截,怎能吸引港青離鄉背井?再說改革開放以來港人就沒有停止到內地創業,但是港青的主要就業地一定還是香港。而當下在香港發展有問題時,太多叫港青入大灣區就難免被詬病。
20年過去 問題還是未解決
香港目前問題癥結就是缺地引致樓價高、租金貴,拖累百業難以發展,及基層安居難和青年置業難,社會怨氣冲天,並使林鄭政府不敢推23條立法。魯平說早就看到香港經濟「畸形發展」,估計「房地產泡沫早晚要破滅」,並在1997年以前一再跟港英政府提出。可是20年過去了,這個問題還是「未解決」。有趣的是魯平敢向港英政府提出,而現在「韓四點」迴避,只能用大灣區外圍去促香港,因為要給林鄭政府留有「兩制」空間。
筆者曾建議當局不能再蹉跎,由林鄭包填海、張建宗包新界公私合作開發、陳茂波包郊野公園邊陲開發,黃遠輝提的18個選項的其他也由高官承包,「十八羅漢」齊動手,短中長期一起啟動,不信「搞唔掂」。但是按照目前的諮詢拖延,只會令樓價不斷破頂,並推論到「港人不能治港」。
文章原刊於《明報》2018年5月29日 ,獲作者授權轉載。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