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戰會否升級 7月6日見分曉|中國一週要聞
美中貿易戰會否升級 7月6日見分曉
上週五特朗普宣佈對中國價值500億美元商品徵收25%關稅。中國隨即反擊,宣布向美國進口產品徵收對等關稅。本文即將截稿時,事態又有變化,特朗普威脅已經在準備價值2000億美元的徵收額外關稅的清單。中國商務部的回應是:「這種極限施壓和訛詐的做法,背離雙方多次磋商共識,也令國際社會十分失望。」「如果美方失去理性、出台清單,中方將不得不採取數量型和質量型相結合的綜合措施,做出強有力反制。」
由於中國在兩國貿易中處於順差地位,因此僅就關稅彼此制裁對中國而言顯然是不利的。據統計中國去年從美國進口總額是1300億美元。這就是商務部強調「數量型和質量型相結合」的緣由。
把美國針對中興的封殺視為貿易戰第一槍的話,美國國會仍不願放過已準備付出慘重代價的中興,此前達成的有條件解禁的協議,很可能被推翻。同時,特朗普的貿易問題顧問羅伯特·萊特希澤計劃在本月底宣布一份禁止中國涉足的「美國核心技術」清單。
美國方面從未諱言貿易戰針對的就是「中國製造2025」計劃。正如此前很多分析評論指出的那樣,貿易戰為名,實質是「技術戰」,是美國為確保「美國優先」而對中國實行的「限制戰」。
比較樂觀的中國學者認為,即便貿易戰全面發生,中國承受貿易衝突打擊的忍耐力比美國經濟、企業及工人更久;而且「封禁可能逼迫中國徹底解決高科技領域對西方的依賴」。
但也有觀點認為,「中國改革開放後的產業升級與技術進步,離不開國際經貿秩序的接納,美國立場轉化可謂40年來未有之變局」。
貿易戰是比較典型的「雙輸」策略。中國官媒評論用詞已經從「不怕」貿易戰變成了「痛恨」。這或許意味著7月6日懲罰性關稅生效之前,並不排除發生「神轉折」的可能。
現在的問題關鍵是,中國要讓以萊特希澤為代表的那些美國人相信,中國在地緣政治戰略方面不會成為美國的對手,更不可能是敵人。
特金會: 中國是贏家還是出局者?
中國內地媒體、網站對「特金會」的報道異常低調。比如有法國媒體專門數了《人民日報》的報道字數只有331個,並以此為據推斷中國已經成了「出局者」,「備感失落」。
中國在「特金會」前後做了三件事:一是安排行政專機送金正恩抵達新加坡;二是第一時間正式表態「美韓停止軍演符合中方立場」;三是接納朝鮮運輸機及人員在廣州臨時逗留。
據韓國媒體報道,中國提供給金正恩的是總理李克強出訪時的專機,而且還派出戰鬥機護航。
而中國對於停止美韓軍演的表態,和韓日兩國表示「意外」形成鮮明對比,《紐約時報》認為這似乎是特朗普繼不歡而散的G7之後,再次「公開背棄」盟友。
至於朝鮮飛機在廣州降落,或許意味著中國在聯合國安理會第2270號對朝制裁決議尚未取消前,單方面放寬了尺度。雖然中國是否向聯合國報備還未經證實,但這和中國外交部「制裁本身不是目的,各方應支持並配合當前外交對話和實現半島無核化的努力」的表態遙相呼應。
金正恩付出的並不比當年的伊朗多,但已經有效緩解了國際社會對朝鮮的壓力,並且可以預期未來獲得更多的經濟利益和更有利的國際地位。特朗普完成了他希望的「歷史性會面」,並且已經有兩名挪威議員提名成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還有新加坡總理李顯龍顯然也是「大贏家」。
正如中國媒體呼籲的那樣,為什麼一定要用零和思維來審視當今世界的每一件事呢?對於「特金會」,多幾個「贏家」顯然比劍拔弩張要更符合更多人的期待。
5G時代來臨 港人最快明年4月享用
6月14日,國際標準組織「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3GPP)全體會議已批准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 NR的獨立組網標準。這意味著5G商用的方向已定,最後衝刺時刻到來了。
和4G相比,5G的最大意義是在頻譜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仍能達到快20倍的速度和低於1毫秒的延時。最具代表性的應用是遠程手術將不存在控制傳輸方面的壁壘。
簡單來說,3G和4G使人相聯,5G則將為萬物互聯打下基礎。5G不但對所有上下游產業行業生態意味著全新機會和挑戰,更將使我們的生活邁入「虛擬」和「現實」進一步融合的狀態。
作為智能手機用戶數最多的國家,本次5G標準中,華為等中國企業佔了兩成以上的份額。
此前,香港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的官員曾對媒體表示,香港已經做好準備,市民最快有望明年4月開始享用5G,2020年左右將全面推出5G服務。這將令香港有機會成為全球最早推出5G服務的地區之一。
禁止軍隊經商限期延後6個月
停止軍隊經商被定性為「政治任務、國家任務、強軍任務」
北京時間6月11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中央軍委辦公廳聯合發布《關於深入推進軍隊全面停止有償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強調到2018年年底前全面停止軍隊一切有償服務。
此前,新華社曾在2017年5月31日的一篇報道中稱,停止軍隊經商的工作,計劃2018年6月完成。多維分析認為,這意味著中共下令停止軍隊經商的工作遇到阻力。
中國公務員欠薪 地方債問題浮出水面
湖南耒陽市拖欠在職公職人員工資的消息被《財新》網絡版披露後,引發公眾對中國地方政府債務危機的高度關注。
5月19日,中國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賀鏗公開表示,中國的地方債大概是40萬億元(1元人民幣約合0.158美元),「但是地方政府就沒有一個想還債的,政府信用比企業信用還差」,「現在要讓他還債,他說我工資都發不出來,財政困難得很,怎麼辦?所以現在欠的這些債不說還本,還息許多地方都還不起」。
而中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黃奇帆在另一個場合聲稱,中國政府債務總額為37萬億元(其中包括了地方政府),GDP佔比是47%,低於美國的105%,因此「總體可控」。
但有專家指出,中國企業債務中大頭在國企,如果考慮到政府對國企的「托底」因素,把這部分也歸入政府債務,那其佔比將遠遠超過美國。
據中國《經濟日報》5月22日一篇關於企業槓桿率的文章中披露的數據,今年一季度末,國有企業負債總額為106.6萬億元。
廣東暴雨 一日三起疑似觸電致死
前段時間的暴雨中,廣州、佛山、肇慶三地均在6月8日發生了疑似觸電致死的事故。地方政府無一例外採取了「低調」的公關策略,接受媒體質詢時口徑也出奇一致:「最後結論要等法醫檢驗後的權威結論。」言下之意似乎是想拖延一陣,直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或許三起事件僅僅只是巧合。但官方回應也稱「不排除觸電致死的可能」,那為什麼不能採取更積極的舉措,來排除對公共安全構成隱患的「可能」呢?
媒體報道基本集中在提醒公眾自己注意雨天安全上,「不要長時間在積水中行走」,「不要靠近電線桿、路燈、配電箱」,卻沒有其他多雨城市緊急排查供電線路安全保障的消息。
暴雨還會有,希望不要再有不幸的生命倒在積水中。
卡車司機維權陷入「暗箱」模式
多個網絡「非權威」渠道的信息顯示,6月9日前夕,中國不止一個城市發生了卡車司機罷工維權的「群體性事件」。
6月14日多維報道了內地媒體網站「虎嗅網」一篇文章被「秒刪」的消息,從某種「逆向邏輯」似乎驗證了這起事件是真的。
這和5月底六安教師討要年度獎金的事情引發內地最權威的《人民日報》批評,形成了鮮明反差。當然,很大的可能是因為事情發生的時機不同,這可以用以解釋對網絡輿論處理手法不同的原因。
但正如那篇被刪除的文章中所說的:「勞資糾紛其實是一類非常普遍的社會現像,既不是什麼社會毒瘤,也不一定意味著動蕩不安。但中國的特殊性在於,這類問題的解決途徑幾乎完全交給媒體了。」
於是,權威媒體、傳統媒體沒法說,就轉到網上;境內媒體沒法說,就找境外媒體。林林總總的「告洋狀」案例,就是這樣發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