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篩查計劃今開始 合資格參加還要看身體狀況

2018-08-06
 
AAA

大腸癌篩查計劃今日正式開始,將分階段擴展至50歲至75歲人士,衛生署預計會有255萬合資格人士受惠,未來5年開支約為9億4000萬元。

can.jpg 

(香港電台圖片)

參加人士由基層醫療醫生安排,進行大便免疫化學測試並於每次診症獲取政府資助280元,包括化驗結果呈陽性時,由基層醫療醫生提供第二次診症。其後,參加者在接受大腸鏡檢查基本服務時,如需要切除瘜肉,可獲定額資助8500元,沒有切除瘜肉則可獲定額資助7800元。專科醫生提供指定大腸鏡檢查服務時,可向參加者收取額外不超過1000元的費用。

搜尋最新大腸癌篩查計劃基層醫療醫生名單>>點擊進入

第一階對象61歲至75歲合資格人士,第二階段對象為年齡56歲至75歲人士,第三階段則是50歲和75歲人士,第二、三階段計畫時間表將視乎第一階段的推展情況而決定。

415521322523.jpg

相關文章:

大腸癌篩查計劃恆常化 50至75歲人士可參加

日食紅肉100克 腸癌風險增17%

參加者需持有香港身份證或豁免登記證明書,並加入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但計劃不接受已出現大腸癌症狀或高風險人士,例如大腸長期發炎、曾患上大腸癌,或過去十年曾接受大腸鏡檢查等人士申請。參加者要先到指定醫生的診所進行大便隱血測試,視乎結果,再由醫生決定是否要做大腸癌檢查。

考慮加入計劃的合資格人士應先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及相關病歷,於下列情況下,是不適宜或不需要參加計劃:

情況

原因

不適宜參加計劃

有大腸癌症狀

這類人士患上大腸癌的風險較高,需要接受大腸鏡檢查,利用末端連接小鏡頭的幼軟管,通過肛門直接檢視大腸壁,準確地找出大腸有否病變。

由於計劃利用大便隱血測試,探測大腸內壁的微量出血,因而在沒有出血的情況下,未必把病變識別出來,可能耽誤病情。因此,這類人士不適宜參加計劃。

曾患大腸癌

有患上大腸長期發炎的病歷例如:潰瘍性結腸炎

證實患有遺傳性的腸病,或有直系親屬患有此病

有兩位或以上的直系親屬患有大腸癌

有大腸瘜肉的病歷

經醫生確認不適宜進行大腸鏡檢查

這類人士即使大便隱血測試結果呈陽性,也由於種種原因,不宜進行大腸鏡檢查,因而失卻參加計劃的意義,更可能產生不必要的焦慮。也有某些情況,即使證實患上大腸癌,其牽涉的治療也不會改善患者的生活質素,根本沒有必要接受大便隱血測試。上述例子包括嚴重心肺毛病、不宜接受手術等。

不需要參加計劃

過去十年內曾接受大腸鏡檢查,並且結果正常

若沒有明顯的家族史,現時本地的專家建議 (1) 每一或兩年接受一次大便隱血測試;或 (2) 每五年接受一次乙狀結腸鏡檢查;或 (3) 每十年接受一次大腸鏡檢查,以進行大腸癌篩查。由於這三種方法效用相若,所以不需要同時使用或在建議的時間內參加計劃進行覆檢。

過去五年內曾接受乙狀結腸鏡檢查,並且結果正常

過去兩年內曾接受大便隱血測試,並且結果正常

 

 資料來源: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監測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