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全盛:為電競正名

2018-08-13
楊全盛
香港電競總會會長
 
AAA

ESPORT1.jpg

香港今年的夏天特別炎熱,溫度屢創歷史新高。對香港電競業界來説,今年更是火熱的一年,因爲電競在今年有爆發式的發展,社會各界對電競的關注有增無減,媒體關注度日益提升,以電競為題的節目、電視劇等更開闢了一個渠道,加深社會各界加强對電競的認識。除此以外,電競在本屆亞運會中成爲示範項目之一,香港組成首支以中國香港名義組織之電競代表隊後,在全體隊員的努力下,在激烈的外圍賽中突圍而出。表演賽的六個項目中,代表隊共獲得了其中四個項目的出綫資格,為東亞地區的國家及地區中表現最佳的隊伍,成爲香港電競業界的一大喜事。

兩年後產業規模料逾12億美元

特區政府與社會各界有心人士近年來亦致力推廣電競產業的發展,從特區政府的施政報告及財政預算案中提出支援電競產業發展及增撥資源建設軟硬件配套,到旅遊發展局、香港電腦商會等半官方及非政府組織舉辦的「香港電競音樂節」、「香港電腦節」等都有助更多公衆接觸及了解電競產業,但筆者認爲,電競產業發展潛力龐大,根據統計數據顯示,產業規模由2014年的1.94億美元,增長至 2017年6.96億美元,增幅超過2.5倍,預期於2020年更會增長至12.2億美元。硬件設備固然重要,但並非全部,因爲整個產業鏈涉及的範圍十分廣闊,從遊戲開發、賽事籌備、製作與從宣傳,到直播賽事的串流技術、音響控制與效果等多個專業範疇,亦設計遊戲收費、賽事門票、廣告贊助、周邊衍生產品的收入,進而到賽事轉播權、會員俱樂部、虛擬現實產品(VR)等的收入來源。

須立法將電競列為正式產業

故此,筆者認爲要真正讓電競產業獲得長遠發展,不能只靠一次性的硬件配套與宣傳投放,特區政府應為電競產業正名,例如參考法國於 2016 年 9 月通過《數字與電子產品法案》,立法使電競正式成為法國官方認可的獨立產業,給予電競選手稅法上的職業身分,或台灣當局早前通過的《運動產業發展條例》部分條文,首度將電子競技業、運動經紀業納入運動產業,電競選手將比照其他運動項目享有選拔、培訓、賽事資助等資源。只要特區政府在政策層面上提供誘因,才能充分發揮市場資源的優勢,發揮「四兩撥千斤」的效果,令業界持續健康發展。當然單靠業界單打獨鬥,在電競發展潮流的推動下,電競業界亦能取得一定發展,但恐怕長遠來説,會被區内其他國家及地區邊緣化,對業界來説並非好事。

半個月後,首支中國香港電競代表隊將遠赴印尼雅加達,參與亞運歷史上首次電競賽事,選手們從數月前的一名普通電競愛好者,經過嚴格選拔後正名為中國香港電競代表隊隊員,為香港在國際賽事上爭取榮譽,讓我們一同為選手加油打氣,同時亦希望社會各界能以此為契機,共同支持香港電競產業的發展,為電競正名。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