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言有信》疫情期間支援病友與照顧者 直播增即時互動
新冠肺炎疫情反覆,政府呼籲市民盡量減少外出以減低感染的風險,對於病人及其照顧者來說網上支援服務更顯重要。公立醫院在疫情期間利用互聯網的便利,推出不同的遙距服務,其中瑪麗醫院病人資源中心的「照顧者學堂」便是其中一個例子。醫護人員與社區服務機構合作利用facebook直播,向病人及照顧者介紹不同的主題,如用藥需知、中風及認知障礙症等知識,直播期間更可以即時發問,專家會即時解答疑難。
「醫社合作」是基層醫療發展的大趨勢,港島西醫院聯網病人資源中心與香港仔坊會、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聖雅各福群會及香港復康會早前開展了「醫家友支援計劃」,透過多元化的支援,由醫院、社區、家屬、病友一起建立緊密的支援網絡,加強照顧及復康的信心,與照顧者並肩同行面對挑戰。計劃內容包括:每月舉辦照顧者學堂,設立照顧者資源閣及照顧者熱線、定期更新照顧者社區服務資源地圖及設立網上資訊平台。
照顧病人需要一定的技巧,「照顧者學堂」是醫家友支援計劃是其中一個重點項目,計劃由二月開始在網上平台推出同步抗疫系列,除了會發放不同照顧主題講座及短片,亦會透過facebook直播,讓照顧者可以安坐家中學習照顧技巧,得到所需支援。
中風目前是本港第四號「致命殺手」,患者年齡通常在50歲以上。多達四成急性期的中風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言語或吞嚥困難 (資料來源: 醫院管理局智友站)。除了因腦組織受損而引致身體功能的障礙,中風有機會引致不同程度的吞嚥障礙,嚴重者甚至引致吸入性肺炎。中風病人腦部受損後有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溝通困難(例如失語症),如果未能及時處理,會影響患者長遠的日常溝通能力、心理健康、生活質素及社交能力。
鄧先生是其中一位中風患者,他曾參與由瑪麗醫院病人資源中心、言語治療部、專科門診部及腦同盟合辦的「風中同歌唱未來」計劃。他表示中風後導致行動不便及影響語言能力,負面情緒影響生活質素及健康。透過參與不同的復康計劃,包括言語治療訓練及參與唱歌復康小組,與同路人互相鼓勵下康復漸見成效。鄧先生的自理及言語溝通能力已大有改善。他不時參與病友互助小組的活動,不但鼓勵同路人,亦擴闊自己的社交網絡。他與小組組員更積極參與瑪麗醫院的聖誕報佳音演出及無伴奏演唱,康復情況令人鼓舞。
「照顧者學堂」將於7月31日下午2時至3時15分舉行新一期的facebook直播,由瑪麗醫院言語治療師講解中風對溝通及吞嚥能力的影響,介紹常見的溝通及吞嚥訓練,以及讓家人了解在家與患者溝通的小貼士。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及瑪麗醫院醫務社工(醫院管理局)亦會介紹從醫院返回社區的過渡性中風支援服務。
「言」亮康復路 及 多元中風復康服務網上講座
日期︰2020年7月31日(星期五)
時間︰下午2時至3時15分
Facebook Page: 醫家友支援計劃
Facebook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CaregiverSupportNetwork.HKWC
照顧者熱線: 2255 4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