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良平:區分新舊社會主義

2022-02-07
郭良平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所高級研究員
 
AAA

 shutterstock_1825187567.jpg

30年前,正當東歐共產黨政權骨牌般地倒下、新自由主義宣布「歷史的終結」、中共形單影隻時,鄧小平在南巡中發表了一通非常「不識時務」的言論:「我堅信,世界上贊成馬克思主義的人會多起來的……不要驚慌失措,不要認為馬克思主義就消失了,沒用了,失敗了。哪有這回事!」

果然,30年後,新自由主義遭遇空前危機,中國強勢崛起,中共把成功歸因於「馬克思主義行!」這種對馬克思主義的拳拳之心,導致許多國家用過去看蘇聯的眼光來檢視今日的中國,對它的崛起大感恐慌,並全力遏制打壓。由此引起的國際環境急劇惡化,為中國今後的發展平添了許多變數。

市場經濟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要一個嶄新形象來表達它的內涵以及同舊社會主義的區別。這應該是一種人性化的、徹底脫離了舊社會主義在國外公眾印象中的霸道、殘暴和血腥的,世界上大多數人可以認同的社會主義。但新形象生成的前提,是加深對新時代社會主義的認識。

離舊社會主義有多遠
今日的中國同蘇聯甚至30年前的中國,有天壤之別。最重要的區別是計劃經濟已不復存在,黨國對經濟、社會和個人的控制放寬了許多,已經不是那種令「自由世界」人民恐懼的,無所不在、無所不包的極權統治了。

其次,市場經濟不僅創造了巨大的財富、大大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自由世界」老百姓享受的許多權利和自由也在中國普及了。不少西方人長期在中國經商、創業、工作和生活,並沒有太大的違和感,甚至覺得生活更豐富多彩,機會更多。

第三,同國際資本主義經濟的接軌和整合,為中國創造了大量機會,也大大改變了中國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包括人的面貌、趣味、價值觀和行為方式。中國人和中國產品遍及世界各個角落,中國同世界各方面的聯繫之緊密前所未有,使得西方與中國脫鉤的努力很難奏效。

世界社會主義大勢
世界上贊成社會主義的人確實多起來了,甚至在美國這個資本主義的大本營,也有人公開打出社會主義的旗號來競選總統,並且進入了主流政治;在年輕一代中,「社會主義」也不再是一個髒詞了。但這不等於贊成馬克思主義的人多了——社會主義在馬克思主義之外有着廣闊的天地。

在世界範圍內推動社會主義大潮的,是資本主義的發展和演化,中共受益於這個水漲船高的大勢,而不是大勢的引領者。

造成這個大勢的,首先是貧富兩極化直接導致了新自由主義的破產和西方國家的普遍動蕩。特朗普的勝選和民粹主義大潮在各國的湧起,標誌着一種新政治的到來,其廣度和深度足以動搖資本主義的根基。

其次,生活質量的改善越來越不依靠經濟增長。這裡有兩層含義。第一層是由於數十年來經濟增長所創造的財富,不斷向占人口百分之零點幾的少數富豪集中,經濟增長對普通百姓失去意義;技術進步使「無就業的經濟增長」(jobless growth)、工資停滯、福利削減越來越普遍。這種態勢首先在發達國家出現,繼而向發展中國家蔓延。

第二層是在達到中等收入後,物質財富的增加對生活質量的提升不僅遭遇遞減效應,甚至還會起副作用——因為普通人為此付出的努力呈遞增趨勢。聯合國對各國的調查研究表明,收入增長只在初始階段對人們幸福感的提升作用明顯。收入達到一定水平後,幸福感的消長更多取決於非物質的因素,如家庭和人際關係、政府的服務、工作和收入穩定性、社會治安、公平正義、身心健康等。

例如,聯合國2017年的《世界幸福報告》發現,增加「困境中有可靠人相助」的人群數量,對幸福指數的提升效應,相當於將最窮國家的人均收入增加16倍,達到世界平均水平(從600美元到1萬美元)。

中國的「幸福指數」在上世紀90年代達峰後就一路下坡,儘管人均收入增長了10幾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賴以存在的無限增長和擴張,對大多數人來說意義不大。生活質量的提升取決於社會狀態的改善;資源環境的限制,也在促使物質財富生產逐步讓位於精神財富的生產,這樣社會主義就有了用武之地。

第三,在核武器之後,生物工程、人工智能、宇宙探索等領域的技術發展,控制不好的話都有可能給人類帶來滅頂之災。迄今這些主要靠市場的力量推動。由於資本主義的唯利是圖,將人類的命運託付給市場是極其危險的。科技發展須要人類共同的價值和道德標準來控制,以社會福利而不是利潤最大化來引導。換言之,社會主義把舵更可靠。

最後,社會主義在中國的必然性還有特定原因。由於龐大的人口基數,中國的人均收入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會低於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甚至永遠無法趕超。但搞社會主義的話就沒有必要趕超。中國只有在提高非物質的幸福感上才有彎道超車的優勢。

跟隨資本的價值取向,走永無止境的經濟擴張道路,不僅不能提高國民生活品質,反而會陷入下沉的惡性循環(race to the bottom,內卷),因財富不均、不公而釀成社會動蕩。與毛時代的窮過渡不同,現在搞社會主義起點高、模式新,成功可能性也大。

新社會主義主要內涵
內涵之一是解放生產力:將資本主義條件下的「過剩」和被人為銷毀的產能釋放出來,將生產的目的從市場需求轉為社會需求。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目前還無法做到的。

內涵二,使「外部生產」逐漸上升為主要生產方式。資本主義生產的特點是排他性——以產權為核心追求壟斷利潤。社會主義生產的特點是包容性——以使用價值為導向來追求共同富裕。數碼經濟時代的市場規律起了很大變化,新技術的外溢性一般都很強。傳統經濟邊際效益遞減規律,變成邊際效益遞增的規律,邊際成本趨零在很多行業正成為常態。新技術的公共產品性質明顯,社會主義比資本主義更能發揮新技術革命的優勢。

內涵三,通過制度創新打破產權制約後,就可以大大擴展「就業」的定義。未來的趨勢已很明顯:生產足夠全人類享用的產品和服務所需要工作崗位越來越少。資本主義的「天經地義」——不工作就沒飯吃,會遭遇大家都挨餓的尷尬,因為沒有傳統意義上的工作,很可能成為大多數人的宿命。另一方面,大量對社會有好處的事情沒人去做,因為其產出的是公共產品,無法形成市場價來獲利;政府或第三部門受到經費限制,能做的有限。這樣整個社會生活品質的提升就受到了限制。新社會主義的任務之一,就是在資本主義無法創造就業的地方,發展新的意義上的「就業」。

內涵之四,對價值評判體系的改造。引入社會評判、科學評判、道德評判、美學評判等等,打破市場評判的壟斷地位,避免政府評判中的腐敗傾向。

內涵之五,舊社會主義因僵化的計劃體制而失敗,但計劃仍不失為社會主義的一個特點。新社會主義產生於數碼經濟條件下,即時信息和大數據使得中央計劃完全沒有必要。在人工智能、網絡和一定程度上的政府和社區組織的綜合協調下,市場主體自主計劃完全有可能。這樣既可以保護自由自主的積極性,也能避免權力的笨拙和傲慢。

內涵之六,新社會主義除了瞄準幸福指數外,還要充分發展和發揮每一個人的潛能。在舊社會主義中,每一個人都是一塊磚或一顆螺絲丁,「黨叫幹啥就幹啥」,完全不顧個人特長和興趣愛好。在資本主義條件下,生存掙扎消耗了人們大多數的時間和精力。他們不能做自己想做、能發揮自已優勢的事情,肩上扛着住房、教育、養老、醫療等座座大山,被996的工作日程壓得喘不過氣來。

總之,新社會主義是廣義的社會主義,在當今世界有強大的同盟者和廣泛的同情者,正處在上升期。以上這六個內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目前都遠未做到。意識形態的滯後,使中共在資本主義與舊社會主義之間徘徊,並慣性地向後者回歸。

舊社會主義復辟之路
不發達國家產生的社會主義都有兩重性:以社會主義之名,行國家主義之實。這不奇怪,因為強國、抵禦外侮和維護國家獨立是第一位的。強國是改善民生的前提條件,但很容易在「民族復興」等旗號下變成目的,使社會主義蛻變成國家主義。

新社會主義以人民為中心,這也正是中共當前的口號。過去40年經濟社會結構的變化翻天覆地,但政治體制的核心結構基本未動,只是執行的方針政策變了。這裡缺乏的是「以人民為中心」或「以人為本」的可靠制度保障。

建立這個保障必然牽涉到政治體制改革,使自上而下的權力運作與自下而上的問責機制配套。對社會主義的本質認識模糊的話,就有可能滑回舊社會主義的軌道。在高漲的民族主義熱情下,老百姓也會興高采烈地跟着走國家主義的路。

(作者是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所高級研究員)
 

延伸閱讀
  • 二十一世紀的競爭,是文化體系與文化體系的競爭。我們正在重建中國人的文化價值觀,重新找回中國的民族精神,也就是「國魂」,即所謂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這種民族精神,既是中華民族的自我、自覺意識,也是對於中華民族和傳統本體文化,從自身的轉化中過渡為社會主義的新型現代文明的充分自尊與自信。

    何志平  2022-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