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如期啟動密集外事活動行程|中國一週要聞
習近平如期啟動密集外事活動行程
(圖為網民拍攝的帆船酒店7月19日夜景)
7月19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攜夫人抵達阿聯酋阿布扎比開始國事訪問。這是他連任後第一次出訪,也是中國最高領導人29年來第二次訪問阿聯酋。
阿聯酋接待規格也超出了一般所說的「隆重」範疇,除了通常的21響禮炮、儀仗隊、兒童獻花等,輿論注意到阿出動了12架戰機護航,王室主要成員悉數露面,並且將世界第一高樓哈利法塔、著名的帆船酒店等當地標誌性建築以「中國紅」的燈光秀進行裝點,以營造熱情好客的氛圍。
有媒體報道時在標題中提到了隨同訪問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辦公廳主任丁薛祥的名字。
習近平此次還將對塞內加爾、盧旺達、南非進行國事訪問,並將出席約翰內斯堡舉行的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次會晤。回國途中,將過境毛里裘斯並進行友好訪問。
按計劃,習近平將於7月28日結束訪問回國。而被一些媒體渲染得似乎有點神秘的年度中共「北戴河會議」,預計將隨後舉行。
美中貿易戰如何破局令人矚目
7月16日,中國總理李克強、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在第二十屆中歐峰會後一起會見記者。共同發表的聯合聲明顯示,中歐戰略夥伴關係將進一步發展,在維護多邊主義問題上的共識也得到再次強調。
面對貿易戰的中國,至少不必同時面對更多的壓力。
2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已經做好了對中國價值5,000億美元商品徵稅的準備。21日,正在出席G20財長峰會的美國財長努欽稱,他不會將這種可能性最小化。而努欽此前被視為是白宮最後一位反對貿易戰的溫和派。
有分析認為,特朗普越是獅子大開口,越是顯示他希望逼迫中國屈服,盡快結束這場貿易戰。而中方最近的態度顯示,只要美方條件不是「太過分」,適當讓步並非無法接受。但也有不同觀點認為,特朗普的不確定性,不能排除他「畢其功於一役」的目標設定。
中國經濟平穩數據背後隱危機
內地官方報道配圖
微博熱帖截圖
中國公佈第二季度經濟同比增長6.7%。中國國家統計局稱,下半年中國經濟穩中向好的態勢不會變。但來自西方和中國民間的輿論顯然並沒有這麼樂觀。
《紐約時報》認為,中國基礎建設投資減弱,消費者支出放緩,民企貸款困難,中小企業債務拖欠,貨幣貶值,股市走低……而一些能迅速見效的刺激手段,可能和降槓桿的國策背離。
日本主要媒體也擔心,中國經濟發展勢頭受阻將帶來生活成本和失業率上升;而隨著貿易衝突加劇,更可能會引發對政府的不滿和社會矛盾集中爆發。
觀察人士分析,中國6月廣義貨幣增速為8%,創下28年來新低;棚改政策從「以錢補拆」改為「以房補拆」;光伏行業產業補貼全面取消;退伍軍人聚集維權……這些現像都反映了積存的問題在去槓桿大背景下、在經濟增速減緩時,不可避免會暴露出來。中共高效執政能力必須盡快「進化」,才能適應經濟從高速增長向高效增長的轉變。
李克強兩次批示要嚴查「問題疫苗」事件
上週末,中國兩家生產疫苗的企業被曝產品不合格,甚至存在造假嫌疑。其中長春長生的產品百白破疫苗於2017年11月就被查出有問題,但當時僅沒收了186支產品,罰款300多萬元(1元約合0.15美元),未作有效後續查處,導致25萬支「問題疫苗」流入市場且被使用。
由於事涉兒童,該話題迅速成為互聯網的「刷屏熱點」。中國網絡管理部門採取了「淨化」措施,但話題討論熱度不減,且有矛頭指向政府的趨勢。
22日,媒體披露了中國總理李克強就此事的批示:此次疫苗事件突破人的道德底線,必須給全國人民一個明明白白的交代。報道稱16日李克強就曾有過批示。
目前除了就事件本身的查處外,受眾較為關心的是,所謂「6億元通過審批」的腐敗指控是否屬實;2018年2月卸任的孫咸澤此前擔任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藥品安全總監一職,孫是否與此事有牽連?2009年因三鹿奶粉事件受處分的孫被升遷達到新的崗位,背後是否有利益相關的推手?
撇開事情本身不論,話題爆發的時間點確實比較「詭異」,一是貿易戰的大背景使得北京對「穩定」的敏感程度遠超平常;二是美國的網絡任務部隊正在建軍(此前消息稱8月20日正式成立);三是習正在進行為期不短的出訪。
此外,在中國內地疫苗問題無法令人完全放心的情況下,預計赴港接種各類疫苗的人數將會顯著上升。
央行財政部「互懟」曝金融整改難
近日,由央行研究局局長徐忠《當前形勢下財政政策大有可為》一文引發的爭論,暴露了中國金融整改的阻力和難點。
分析文章指出,財政部和央行爭論的焦點,在整頓地方政府債務上。央行立場稱「應著力避免財政風險金融化」;財政部立場則強調不能「以防範金融風險為借口要求地方政府兜底,對不該擔保或救助的隱形債務提供保護」。
當下進行的整改,其核心原則是「堅持市場監管與出資人職責相分離」,即央行、銀保監會、證監會等負責市場監管,而財政部負責出資人職能。
因此,這場看似「屁股決定腦袋」的爭論,恰恰是問題能否解決的最為重要的第一步,充分顯示了「職責分離」的藥方切中肯綮。
台民眾嘲諷美軍艦過境是為「收保護費」
(圖源:Google地球截圖)
7月17日,中國海事局網站發布消息,解放軍將在7月18日至23日在東海海域進行實際使用武器訓練。 值得注意的是,解放軍此次演習範圍所涉海域面積廣大,並直指釣魚島等敏感方向。
有台媒認為本次演習選在美中貿易戰最烈,美艦連續動作後啟動,直指美日安保的核心區域,是非常明顯的「項莊舞劍」。
另有台灣媒體報道稱,美國國防部亞太事務助理部長薛瑞福18日在回應關於航母穿越台海問題時聲稱,美國有權通過國際海域;美方有意將對台軍售常態化。
國台辦主任劉結一19日警告,當今兩岸局勢嚴峻,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推行「去中國化」「漸進台獨」,挾洋自重、製造麻煩,在危險的道路上越滑越遠,直接威脅台海和平穩定。
內地媒體報道援引台灣網民觀點稱,「一邊說航母通行,一邊說對台軍售,這是赤裸裸要收『保護費』」;還有網民認為面對東風導彈的威脅,台海真有戰事,美方「根本不會傻乎乎把航母送來做靶子」。
而週末,又有50餘艘中國軍艦通過台灣海峽南下。
王健持股轉讓再曝海航所有權迷霧
海航王健意外身亡後,其持股被轉讓給海南省慈航公益基金會。早在2016年,海航集團就承諾將把股權捐贈給上述基金會和另一家背景不明但名稱為「慈航」拼音的境外基金會。
由於海航奇跡崛起,始終有媒體盯著其所有權構成。這個問題曾迫使一些華爾街銀行停止了與海航的業務往來,也讓海航受到歐洲和美國監管機構的審查。
海航集團已表示,持有公司股權的那家紐約慈善機構將在未來五年裡捐獻最多2億美元。但和慣例不同的是,該機構並未申請免稅待遇。
或許永遠也不會有證據顯示王健的「意外」身亡有任何不正常,但海航捐贈對象的神秘性,某種程度上確實無法擺脫輿論對其「把國資變成外資,再把外資變成私產」的猜測。
廣州新規:聊天記錄可作為有效證據
(百度截圖顯示,找到一個可以自由編輯的「聊天生成器」似乎並不難)
廣州一區法院近日出台新規,短信、電子郵件、QQ、微信、支付寶或其他具備通訊、支付功能的互聯網軟件所產生的,能夠有形的表現所載內容並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信息,都可作為呈堂證供。微信、QQ、支付寶等具備通信功能的 App 所產生的聊天記錄,均包括在內。
理論上,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電子數據」是證據的一種,聊天記錄等作為證據似無疑義。但實際操作中,此類記錄在法律有效上的客觀性、關聯性、合法性均存在一定問題。
專業網站「虎嗅」評論認為,證據鑒別是執法部門的工作,個人應對新規首先要做的是「謹言慎行」,自我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