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添生:施政報告的青年政策足夠嗎?
特首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中繼續將青年政策定調為「三業三政」的方針,關注青年的學業、事業及置業,鼓勵青年議政、論政及參政。
青年困境仍多 實際收入下跌
青少年是社會未來主人翁。然而,今天的青年卻是在社會的窄縫中求存的一班,迷茫又跌跌撞撞地尋找前路。失去上流機會、置業困難引起不少家庭糾紛,種種原因構成了時下的困境。
現在的新一代向上流的機會比以前少,這是個公認的事實。誠言,年輕一代學歷較高,在社會向上流的機會理應更多。根據政府統計處2016年的數字,青年的每月入息中位數是12,000元,佔全港人口入息中位數的74%,與2011年相比增幅也達34%,超過全港的29%。新一代的學歷有所提升,從以前最頂尖的百分之一至三,到現時近五成青年擁有大學學位。
但研究發現,整體學歷提升同時意味學位貶值,大學學歷只是職場入場劵而非高收入保證。統計在扣除通脹後,發現擁有大學學位者的收入在過去廿年下跌5.5%,反之整體勞工月入上升28%,其中一個原因是供求失衡導致高學歷的學生供過於求,大學畢業生只能投身從事文職、支援人員等工作。
政府近年大力推行智慧城市、創科發展,應為企業和高學歷的青年進行配對,提高就業率同時為經濟轉型提供新動力,亦為青年帶來社會上流的機會。
「上車難」引申了家庭問題
收入停滯不提升帶來置業難的問題,背後不只是欠缺安身居所,而是兩代人的家庭問題。以面積少於430呎的上車盤為例,八十後的大學畢業生需花四成半月薪購買一呎單位面積,九十後需要花超過六成半的月薪,反映收入增加完全未能追上樓價升幅。
現時94%的青年與父母同住,超過三成已婚青年與配偶分居而與父母同住,亦有13.2%青年與配偶及父母同住。「相見好,同住難」,年輕夫婦欠缺私人空間,婆媳衝突等是家庭關係的隱憂。
現時縱使有首置上車盤、青年宿舍等措施,對滿足整個世代的總需求只是杯水車薪。長遠而言,政府需要重新審視房屋政策,無論是公屋的單身人士計分制以致需求極大的白居二,務求令樓價和租金回落至一個合理而可負擔的水平,讓青年安居樂業。
青年問題 環環相扣
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青年面對無法向上流動和置業困難是由一些社會結構性問題所導致。政府除了着手提升青年學歷和就業,更不應忽視社會問題對新一代的影響:經濟轉型時協助青年投身新興行業,樓價高企時為年輕夫婦提供更多可負擔的房屋選擇。社會問題本來是環環相扣,唯有正視問題並着手改變,才能為香港青年帶來一番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