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豪:青年政策的KPIs
特區政府快將公佈首份《青年發展藍圖》,縱然相關官員曾多次表明青年政策難以量化,未必會制訂「KPIs」。但筆者認為,青年政策未必完全無法量化,「KPIs」是有作用的,其作用在於讓《青年發展藍圖》顯得更加實在和有價值,並且重燃青年對未來的希望,重建青年對政府的信任。
青年政策可以有甚麼KPIs?筆者試列舉幾個:未來5年至10年,香港青年的平均月入中位數會否有增長的目標?香港青年的失業率會否有下降的目標?香港青年的置業率會否有提升的目標?香港青年輪候公屋的時間會否有縮短的目標?香港青年的快樂指數會否有提升的目標?香港青年對政府的滿意度會否有提升的目標?香港青年的國民身份認同會否有提升的目標?香港青年的犯罪率會否有下降的目標?香港青年的創業率會否有提升的目標?香港青年的生育率會否有提升的目標?香港青年的兩文三語能力會否有提升的目標?香港青年的學業表現會否有提升的目標?香港青年的國際競爭力會否有提升的目標?跨代貧窮會否有改善的目標?
KPIs的作用,就在於讓青年看見未來,讓青年看見未來會有改善和「上流」的機會,而特區政府亦可藉著各項KPIs,來審視現行的政策,並制定合適的政策。否則的話,倘若《青年發展藍圖》是沒有目標的,有跟沒有又有甚麼差別?新時代的青年是不容易討好和蒙混的。
無庸諱言,從以上KPIs可見,青年政策絕不僅是民政及青年事務局的工作,而是跨政策部門的共同責任,總統籌的官員更必須高職級,能夠推動跨部門來實現青年政策目標。正如「二十大」報告中指出,青年工作是戰略性工作;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香港發表重要講話時,也用了一整段篇幅來聚焦闡述青年發展,並且提及要特別關心關愛青年。中央領導對青年人的偏愛,可謂溢於言表。《青年發展藍圖》是新一屆特區政府在青年發展方面的重頭戲,社會各界討論及期待已久,千萬不能「雷聲大,雨點小」!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