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祥:新加坡政府的創業家精神值得香港學習
近年來香港發展停滯衰退,新加坡則蒸蒸日上,發展迅猛,香港連長久穩坐國際金融中心三強的地位也受挑戰,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今年首度被新加坡超越。又如,近期香港新冠確診人數再一波上揚,新加坡則維持低水平,顯現香港不僅開展新局的能力不如新加坡,城市管理的能力也大不如人。
新加坡政府優於香港特區政府之處安在?一言以蔽之,新加坡政府具有強烈的創業家精神,香港政府則只是消極的管理者。一個勇猛精進,元氣淋漓;一個怠慢無為,暮氣沈沈。
政府雖然目標、職能、體制與企業不同,但需要精勤猛進則一。創業家精神是個體展業與企業經營的成敗關鍵,其中不乏值得政府參照學習之處,愈是得其精髓,行於施政,效能愈佳,反之則績效欠奉,延滯整體社會的前進節奏。
創業家精神的精髓包括:具有強大的開創意志,勇於突破創新,不斷追求改變;時時面對既有的問題,事事創造新的可能性;不耽溺於舒適圈,願為更好的未來挑戰新目標;勇於承擔風險,不在不確定性的疑懼中停步;眼光投向未來,具有掌握趨勢的洞察力;鍥而不捨地做超前部署,精於披荊斬棘;具有將夢想變成藍圖的構思能力,且富於毅力,堅持奮戰不懈。
所有創業卓然有成以及事業不斷躍進者,都具備上述全部或大部分的創業家精神。一個政府的好與壞,也跟其具備創業家精神的多寡密切相關。新加坡七十年來發展神速,不斷邁向更高的境界,甚至利用世界上每回出現的危機取利蒙福,充分展現創業家的前瞻力、創新力、意志力、履險力、行動力與突破力。香港則愈來愈不如。
新加坡是彈丸之地,外部環境險惡, 所以危機意識特強,向上攀升與向前奔馳的驅動力超強,而且政府上上下下極具追求卓越績效的主動精神,所懸示的目標很高,所運用的手段靈巧,各個精神抖擻,奮發有為。相形之下,香港政府企圖心不夠旺盛,許多官員甚至有得過且過的惰性。
香港的經濟自由度超過新加坡,政府的威權性則不如,所以政府的管治能力與達標效能遠遠不如。最顯著的一個長遠性事例是,香港製造業空洞化,為產業結構單一化所苦,而新加坡兩條腿快步邁進,如今不僅是國際金融中心,也是國際科技產業中心。大政如此,小事亦然。一個簡單的對比事例是,香港為了增加蓋公屋用地,為粉嶺高爾夫球場是否部分回收吵了多年,至今無解;新加坡為了因應企業劇增的新需求問題,部分回收了11座高爾夫球場,改建商辦。
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不斷被新加坡趕上甚至超越。新加坡不斷建構優惠政策,發揮獵頭的準度與力度,積極吸引全球富豪進駐。平常時期不遺餘力爭取,遇到歐美金融危機、地緣政治風險、新冠病毒衝擊、政府管控加劇,更是危機入市,在變局中抓住機遇,故能一波接一波迎來全球各個富豪。管理富豪財富的家族辦公室快速增長,近三年來從四百家擴充到七百餘家。
招商更是積極有為,全球尋找目標大企業,鎖定後極力游說,為其排除障礙,甚至度身訂造,務必促其前來投資。許多國際大企業早已進駐,近年還有許多跨國軟體科技公司將新加坡為其全球總部爭取人才同樣奮進不懈,政府發揮獵頭公司的靈敏嗅覺與游說能力,務求把人才追求到手。香港「反送中」抗中炙烈之際,新加坡推出科技準人優惠,吸引不少在港工作的專業人士移民,近期更有海外網絡和專才准證,大量引入全球英才。新加坡政府看大也看小,只要有助於新加坡經濟發展,一概努力爭取,甚至願意從零做起,大力孕育獨角獸公司,目前東南亞有六成左右是新加坡孵出來的。
力爭上游、追求卓越是新加坡政府創業家精神的具體表現。「驚輸」是許多官員掛在嘴上的福建語,反過來説,就是非贏不可,不但意志頑強,同時有致勝訣竅,所以一贏再贏,如今各方面臻於先進國家之林。香港原來是創業家的樂園,如今光景不再亮麗,特區政府則是庸碌無為,忙於應付日常事務,鮮有開創作為。新加坡政府的創業家精神了得,值得香港特區政府好好學習,迎頭趕上。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