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牛轉熊眨眼一年 房託公用股堅穩

2019-01-30
 
AAA

timg (1).jpg

在聯儲局議息前,美股周一出現調整,未對港股構成重大影響,恒生指數昨天(29日)低開,於27400點水平有承接,其後反覆上行,收報27531點,僅跌45點(0.16%);與去年同期比較,則累瀉5435點(16.5%)。

如果不太善忘,應記得一年前的1月29日,恒指創出歷史新高33484點,當時市場瀰漫一片直衝4萬點的呼聲;然而,不久美股掉頭回落,引發「滾動熊市」。雖然「全球最牛」的美股於去年下半年再次破頂,港股卻持續向下沉,並確認「牛去熊來」。

國企指數情況更加惡劣,一年間下滑約20%,內地經濟轉弱加上A股2018年表現差,相信是國指落後恒指的主因。

熊爪之下,本港部分個股跌幅逾50%,跑輸恒指的不在少數,但成功逃出生天的也超過一成。以恒生綜合指數494隻成分股(涵蓋主板上市股份總市值約95%)為例,一年內就有81隻錄得升幅,即佔整體16.4%。

值得留意的是這批股份所屬板塊。地產板塊共8隻股份有正回報,惟佔多數的並非發展商或收租股,而是房託(REITs),榜上有名的房託達5隻,其中領展(00823)期內屢創新高,一年間錄得漲幅22.2%,遠勝恒指。

同期醫療保健板塊亦有9隻股份上揚,但不及公用事業股的10隻,它們一年間回報介乎1.6%至33.9%。

統計恒指去年觸頂後按EJFQ系統分類的25個板塊一年表現,僅兩類型股份力保不失,公用股名列榜首,進賬5.78%,略勝近日從後趕來的電訊板塊;如果連同股息收入,回報更可觀。

此外,公用股年內波幅為最低的第四位,相反,個別板塊期內即使一度遠遠跑贏恒指,但波動性都較大,例如備受油價大上大落影響的石油化工股或是隨國策起舞的醫療保健板塊,從值博率來看,不算吸引。

房託和公用股於熊市中能夠跑出,是避險資金追捧所致,問題是,在目前市況下,這兩類股份可否保持優勢?

本周重磅政經事件接踵而至,還有數家大型科企公布業績,被投資者視為「超級周」,若要選周內的「超級日」,更非今天(30日)莫屬,既有聯儲局議息後舉行記者會,又屆中美貿易談判進入直路之際,多家巨企也陸續放榜,其中阿里巴巴特別惹人注目,因該公司不單是科技股龍頭,其盈利好壞亦間接為內地消費市道帶來啟示。

不過,上述消息好淡難料,加上農曆新年臨近,投資氣氛偏向審慎,港股大升機會相對不高。恒指反彈約11%後已逼近關鍵阻力,短線調整壓力愈來愈大,持盈保泰應屬較合適的策略。公用股與房託表現相對穩定及股息回報理想,預期仍是資金暫泊的避風港。

信報投資研究部 

信報財經新聞

延伸閱讀
  • 在短期來說,「中美角力」為世界造成動蘯,世界各國都正受熱錢流走之威脅。香港作為區內的「股票中心」,正可想盡辦法為內地企業「圈錢」。
    港府現在最應該做的便是盡快「激活」股市,例如我們可以減低交易成本,加快金融創新及數碼化等等。

    寒柏  2023-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