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都在討論大灣區,香港準備好了嗎?」

2019-02-18
鮑渤
資深傳媒人, 香港傳媒主筆協會成員
 
AAA

c70ac579-85d0-4101-978b-5acdebcaa094.jpg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出台。過去一個星期電視上的滾動新聞不斷預測「最快在本週公佈」,大有「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之勢。


事實上,筆者在去年三月初,已經以「都在討論大灣區,香港準備好了嗎?」為題撰文。轉眼快過去一年了,這個問題仍然適用。不少港人仍對大灣區不甚理解,遑論參與和把握機會。還有一部分人固步自封,擔心一國兩制被「融合」了,所以心懷抵觸。

如果說有些市民是抱著圍觀心態的旁觀者,特區政府做得也不夠。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這個概念,最早見於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多年前的《政府工作報告》,並在2017年正式成為一個協議。當時,習近平專程來到香港出席回歸二十週年慶典。在他的見證下,四方(省、港、澳政府以及國家發改委)簽訂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

時至今日,港府似乎沒能提出任何長遠規劃和具體政策,也沒有成功地引領輿論,把大灣區經濟體的概念和發展構想廣而告之。林鄭月娥雖態度積極,唯在前瞻思維和執行力方面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至於香港的建制抑或泛民主派政黨,在媒體鏡頭前除了重複一些口號式的宣示,談不出所以然,顯然功課沒有做足,或水平實在有限。

香港市民應該以積極心態擁抱大灣區這個新世界,理由有如下幾點:

一、大灣區是推動改革開放新格局的重大舉措,是國家發展戰略的一盤大棋。經過四十年的風雨兼程,珠三角的經濟規模已相當於中國當年的「老大哥」俄羅斯的體量。現階段,粵港澳大灣區人口與英國相若。英國目前是全球第五大經濟體, GDP差不多兩倍於大灣區。但以大灣區經濟現時增長的速度,趕超英國可期。可見,大灣區的概念,與過去多年CEPA那類地方政府之間的合作,有著本質區別。

二、大灣區的設計,從一開始就以全球為目標,向東京、紐約、三藩市等世界級大灣區比肩看齊。不要以為這個宏願跟你無關。大灣區能否成為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能否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能否形成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都跟市民福祉息息相關。

三、大灣區是豐富「一國兩制」的最新實踐。香港既是中國的一部分,又有兩制的便利。這「雙重優勢」聽起來似乎老生常談,實則大有想像空間,可挖掘的潛力無限。比如,我們雖然是國家發展大盤中的棋子,有時甚至有「被規劃」的感歎,但香港作為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獨立的法律體系,迥異於大陸的社會制度,剛性的法治傳統,還有地理位置的先天優勢,與國際標準高度接軌的營商環境,高效透明的規管機制。這些都是內地城市在短期內無法與香港比拼的優勢。

四、大灣區內十一個行政轄區,強調的是優勢互補式的「錯位發展」,是一種既合作也競爭的關係,不存在許多港人耿耿於懷的「河水淹沒井水」式融合。我們不要以「圍城心態」打量「同城化」或「一體化」的涵義。大灣區的規劃,有利於突破城市間的行政分割,促進經濟、社會、環境、城市空間的全方位協作規劃和運行。歐盟各成員國之間的邊界不設管制、人員自由流動、經濟高度協作帶了的種種好處,值得我們借鑒。

當然,大灣區也是試驗田,沒有成熟的模式。舉個例,在一國之內有兩種制度和三個獨立關稅區,全球皆無,空前可能絕後。制度創新既是機遇,也是一個挑戰。

敢為天下先,是珠三角在改革開放初期的常用語,也是香港這個偉大城市的精神氣質。港人面對大灣區,不應妄自菲薄,亦不能自視過高。改革開放40年來,香港的資本、經驗發所揮的作用無與倫比,無需贅述。這是香港參與區域乃至全球競爭的底氣和本錢。

北京近日確認大灣區規劃的宣講會設在香港,可被視為具有深意的政治符號,足以說明香港在大灣區的重要位置。其不僅是中國中長期發展規劃的一部分,在可預見的將來,都會是大灣區走向國際的最前沿。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