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柏:中美貿易戰是金融戰之序幕?

2019-05-21
寒柏
學研社成員
 
AAA

cn1.jpg

中美貿易談判之情況急轉直下,美國堅持向 2,000億美元的貨品加徵 25%之關稅,中國亦作出了關稅報復。美國雖然未正式向 3,250億美元的中國貨品徵稅,但卻終於向華為開刀。中國政府表明抗議,放聲要作好打持久戰的準備,人民幣匯價進一步走軟,甚至有傳中國政府將落實罷買大豆及向稀土出口抽重稅,似乎兩國已無迴轉餘地。

坊間有評論認為,如果美國政府繼續加徵關稅,中國工廠會出現倒閉潮。有人相信,增加關稅後,我國貨品便喪失競爭力,整個產業鏈將會完全搬離中國。儘管我們不能對潛在風險太過掉以輕心,但亦不用過份擔心。

中國自改革開放後,由1978年至1992年,才完成了初步的生產供應基礎之現代化。由1992年至 2002年左右,才奠定了「世界工廠」的地位,綜合國力則要等到2008年前後才算成熟。簡單來說,中國一共用了二、三十年時光,才把世界各國的生產鏈拼奏形成現在的「世界工廠」。那麼,在最差的情況下,就算廠商要把生產鏈搬走,我們要用多少時間?

此外,天下間有沒有另外一個如中國這般適合生產及營商的超級大國?如果沒有,就只有重新分配至東南亞、印度、南美及非洲等。我們用了二、三十年時先把生產鏈都統一並搬至中國,又要用多少年才能重新把之分散至世界各地呢?

重點是,中國的優勢不只在價錢,而是其完整性、穩定性及性價比。中國產品質優而價廉,服務效率高,已與世界各地的商人形成一個慣性及難以取代的合作關係。整體而言,中國貨品絕不輕易被取代。在這個形勢之下,不可能每一個行業都因加稅而放棄與中國合作。稅額或轉移给消費者,或由美商自行吸收,部份才會由中國商人承擔。三種情況都有可能發生,並同時發生。每一行業的情況也不同,預計不可能出現所有工廠都倒閉或搬走的情況。

自從十多年前起,人民幣匯價走強,早已有抱「中國崩潰論」的評論員,認為中國製造業必死無疑。可是,這「中國崩潰」的情況一直都沒有發生。但無論如何,中國商人亦已做好應對的準備。某些商人以併購及整合生產鏈來增加效率及盈利能力。某些商人則進行產業鏈升級,轉型發展中高端產品,開拓中高檔市場。亦有人專攻新興市場及發展內銷市場等等。

總的來說,中國商家早已在十多年前起便做好準備,無論是面對升值或是加稅,中國生產鏈都可承受一定的衝擊力。而且,中國政府尚可採用反制措施報復美國,亦可以貶值刺激出口,絕不是處於捱打局面。

另一方面,貿易戰又是否對美國沒有任何影響?美國向中國產品加徵關稅,未必會引發通脹,但美商無論是尋找中國以外的新供應商,或遷移生產鏈,或吸納部份加稅成本,都會影響盈利前景。因此,或會促使美商凍薪及裁員,最終仍會影響到美國市民。

那麼,中國罷買大豆,並向稀土抽重稅,並似乎想減持美債,到底這些反制措施又有沒有效呢?

短期而言,美國可補貼農民,中國罷買尚不會影響農民對美國政府的支持。關於稀土,美國政府亦肯定有戰略儲備,尚有二手市場作為供應。至於減持美債方面,中國政府只佔全球的5至6%左右,就算全數拋售,對美債也未必可造成致命的攻擊。因此,不少相對崇美的時評人,早已急不及待的跳出來嘲笑中國政府。

但在長期來說,在貿易戰之下,中國只要逐步減少對美國的出口,並罷賣大豆等進口產品,即對美貿易減少,變相可乘勢減少使用美元,亦即是中長期的「去美元化」。我們無法在短期內以拋售美債來動搖美國的金融體制,但卻可在中長期減少對美貿易,減少以美元結算來削弱美元價值,多用歐元及推進人民幣貨幣互換,直接動搖美元的領導地位。

總括來說,中美雙方是各有所忌。在貿易戰下,美國亦不可能沒有巨大損失及風險,否則特朗普還要跟中國談什麼?如果加關稅對美國有利,何不直接實施?貿易戰是「雙輸」的局面,美國亦不見得會堅持到底。美國可用的手段太多,又何必只用貿易戰?金融貨幣戰不是更加有效嗎?

當然,另一種可能,就是中國在金融及貨幣範疇上處處提防,美國難以動手,就只有先循貿易入手,先製造貿易上的危機,再伺機向中國的金融體系展開新攻勢。無論貿易戰往哪一個方向發展,最終都會成為金融戰之序幕。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