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忠平:朝鮮研製「超大口徑遠程火箭炮」目的何在?
韓軍聯合參謀本部11月28日說,偵測到朝鮮當天從咸鏡南道連浦地區向半島東部海域發射兩枚發射體,疑似「超大型火箭炮炮彈」。
日本方面28日則說,朝方發射了「彈道導彈」。對此被朝鮮方面一番愚弄,說安倍不認識彈道導彈,可以近期發射一枚導彈讓安倍認識一下。
朝鮮中央通訊社則在11月29日報道,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觀摩「超大型火箭炮」試射,對試射結果極為滿意。朝方報道沒有提及試射時間和地點。依據先前慣例,朝中社通常在試射武器次日發出報道。這次朝方最新試射是今年第13次武器試射。韓國聯合參謀本部稱,朝方此次發射的武器飛行約380公里,飛行高度約97千米,兩枚火箭彈之間的發射間距為30多秒。
對此,美軍也坐不住了,近期不得不加大對朝鮮監視和情報搜集,11月27日至28日,3架美軍偵察機接連出現在朝鮮半島上空,分別是EP-3E「白羊座II」電子偵察機、RC-135V「聯合鉚釘」電子偵察機和E-8C「聯合星」飛機。
朝鮮方面提到的「超大型火箭炮」確實口徑很大,據說是600毫米,這算得上是全球遠程火箭炮口徑之最了。那為什麼朝鮮要研製超大口徑的遠程火箭炮,這裡面有幾點考慮。
從技術角度來講,遠程火箭炮的口徑越大,打擊能力越強,射程越遠,比如這款「巨無霸」的射程預計在400公里左右,這就可以覆蓋韓國大片領土,包括駐韓國的美軍基地,無論是其實戰能力,還是戰略威懾能力都很強。因此,朝鮮比較在意的就是大射程,尤其是研發取代短程戰役戰術導彈的遠程火箭炮系統,畢竟與彈道導彈相比,採用慣性制導和衛星導航的複合制導遠程火箭炮成本還是要低很多,這對軍費不太充裕的朝鮮來講還是很有必要的。大口徑還有一層含義就是朝鮮的技術相對比較落後,尤其是發動機尺寸大,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從打擊精準度來看,這款大殺器也算夠用了。畢竟朝鮮需要對面目標實施大規模毀傷,未必需要對點目標實施精確打擊,比如毀滅韓國和美軍的空海軍基地,而不是打擊基地裡面的戰艦和飛機等硬目標,這完全是遠程火箭炮可以勝任的,通過多枚聯發的方式實施連續攻擊一個目標也會造成極大的毀傷效應。比如,這款大口徑火箭炮就採用四聯裝方式,如果一個滿編的火力單元通過一次齊射就可以打出幾十枚火箭彈,對目標的殺傷效果還是很可觀的。
從「核常兼備」角度考慮,如果這樣一款大殺器攜帶的戰鬥部可以達到五百公斤,一旦朝鮮實施了核武器小型化,也可以把核彈頭、生化彈頭或「臟彈」安裝在這款超遠程火箭炮上,讓朝鮮很快就多了一款可以發射戰術核武器的新型投擲武器裝備。這或許也是朝鮮不得已可以選擇的一款戰術核武器。
另外,朝鮮目前還是比較重視巡航導彈和戰役戰術導彈的研發,而「彈炮合一」系統在國際社會比較流行,比如美軍的M270火箭炮,既可以發射遠程火箭彈,也可以發射大口徑的陸軍戰役戰術導彈。中國的AR-3外貿版本的遠程火箭炮,同樣可以發射多種火箭彈,最大射程三百公里,同時這套系統也可以安裝發射「火龍-480」戰役戰術導彈,實施更遠程的目標的精確打擊。由於受到《導彈及其技術控制制度》的限制,AR-3外貿版本的射程不超過三百公里。同樣,朝鮮也會有類似的考量,同一套「遠火」,既可以發射多彈種的遠程火箭彈,也可以發射巡航導彈或戰役戰術導彈。
朝鮮之所以會這麼做,主要的考量有二,一是自用,大幅度提升遠程打擊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二是外貿,畢竟還是有國家與朝鮮開展軍事技術合作甚至是軍貿。毫無疑問的是,朝鮮在彈道導彈和遠程火箭炮等技術領域還是具有比較強的優勢。因此加大研發力度以備不時之需也是朝鮮前瞻考慮的關鍵點。
當然還有一點值得一說,那就是這款大殺器不在與美國談判的武器清單範圍之內,可以冠之以常規武器,這對於朝鮮保存實力,尤其是「核常兼備」的綜合實力還是大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