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忠平:印軍國防參謀長墜機死亡嚴重影響印度軍改
就在俄羅斯總統普京「閃電訪問」印度並簽署一系列軍購大單返回俄羅斯後不久,兩架米-17直升機先後墜落,一架隸屬於印度軍方,一架隸屬於秘魯軍方。當然這未必說明米-17直升機性能和質量有問題,初步分析事故原因都是和惡劣天氣有關,畢竟直升機在1000米下飛行充滿不確定性,加之駕駛員一旦操縱失誤就很容易造成機毀人亡。
儘管正式調查結果沒有出來,但「陰謀論」已經來了。一說2020年台軍「黑鷹」直升機墜落了,「參謀總長」沈一鳴死亡。再說2021年印軍米-17直升機墜落,國防參謀長拉瓦特死亡。「陰謀論」認為這兩宗墜機事件都和解放軍有關。可這架米-17直升機是在印度南部意外墜落而非在中印邊境附近,與解放軍扯上關係不免過於牽強。
為甚麼「陰謀論」要和中國掛鈎,就是因為這個國防參謀長對中國總是放狠話。就在11月11日,拉瓦特就聲稱,印度目前最大的安全威脅是中國,印中雙方在解決邊界爭端上缺乏信任,懷疑愈來愈多。謠言止於智者,儘管印度國內的智者不多。如果非要和「陰謀論」掛鈎,還是希望印度自己查查是否存在軍內的權力鬥爭吧。因為出身陸軍參謀長的四星上將拉瓦特是印度軍隊改革的強硬派和執行者,是莫迪政府大刀闊斧軍隊改革的「急先鋒」,但這必然得罪了印度軍內的既得利益者和實力派,尤其是得罪了印度空軍主要將領。
但印度新一輪軍事改革如今正步入很艱難的深水區。2021年9月,身為國防參謀長的拉瓦特雖然再度提出改革,但詳細的改革方案提出後依舊難以落地,尤其是拉瓦特與空軍一號人物的爭論,折射出不同軍種之間的不同訴求和利益攸關。在莫迪的強力支持下,拉瓦特在自我設定多重安全威脅的前提下,確立了聯合戰區、武器採購和國防工業三大變革領域,希望在強軍願景和利益分配之間尋找平衡點。尤其是2020年1月1日,拉瓦特成為印度首任國防參謀長以來,一直確保自己站在引領印度軍事改革的前沿。拉瓦特很清楚,如今的印軍這套形成於上世紀的武裝力量格局略帶「英印遺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印度軍隊的協同作戰能力。因此,拉瓦特發誓要徹底革新印度軍隊,提振現代化作戰能力。但拉瓦特的改革路線圖一改再改,推進難度顯而易見,甚至是走一步看一步。
2021年3月,印度宣稱首個聯合作戰司令部,2021年9月,拉瓦特又更新了戰區制改革的路線圖,聲稱未來將依託四個聯合戰區司令部:西方戰區司令部,專責印巴邊境的安全防禦;北方戰區司令部,承擔包括中印邊境在內的北方防務;第三個是海上戰區司令部,將負責印度洋方向的安全;第四個則是早已建立的安達曼-尼科巴司令部,負責向東印度洋投射力量。但這些也都是設想還未完全付諸實施。
印度之所以要推行戰區制改革,是世紀之交的印巴衝突教訓充分顯示出來,印度軍隊作戰方式和指揮鏈條十分陳舊。但要徹底克服戰爭教訓談何容易,許多建議也被擱置,包括未採納設立國防參謀長一職的建議。雖創立了聯合國防參謀部,但也未任命一位類似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的角色來領導該機構,致使該機構在協調聯合作戰,以及參與國防規劃方面並無實質性的發言權,如此拖延一直到2021年才得以緩慢推進。
2021年7月初,拉瓦特曾將印度空軍描述為「支撐臂」,言下之意,印度空軍將在未來的聯合戰區中充當支援地面部隊的配角。但招致剛卸任的印度空軍參謀長巴達瑞亞的堅決回應,「不僅是個配角,空中力量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在任何一個聯合戰區,都不僅僅是支援的問題。」
長期以來,印度空軍是最為抵觸戰區制改革的力量,這不僅因為印度空軍在印度武裝力量中是名副其實的「寵兒」,長期坐擁武器採購的大頭以致不願改變現狀,更直接的原因是,聯合作戰司令部的建立意味着對空軍力量的拆解。這是印度空軍絕不同意的原則性問題。
當然,軍事改革不僅是空軍一家的問題,印度海軍也是如此抵制,印軍長期以來都是各軍種都各自為戰,三軍參謀長也都各為其主,誰也不買誰的帳。由於各個軍兵種之間利益瓜葛,爭權奪利,莫迪自然也是「一將難求」。就算拉瓦特當了國防參謀長,也因為其此前是陸軍參謀長的身份,加之印軍長期以來以陸軍自我中心的心態,也會讓其他軍種將領十分反感和抵制。可見,國防參謀長一職不好幹,是得罪人的差事,拉瓦特也就自然被架在火上烤。如今,拉瓦特出事,死了,幾家歡喜幾家愁,是否有「陰謀論」就要問問印軍的其他高級將領了。
毫無疑問,這次墜機事件對印度的軍事體制帶來了重大損失和挑戰,印度軍事改革必然會延期。相信這個新職位候選人還會迎來新一輪的博弈,究竟誰來統領三軍,誰來繼續統領軍事改革去得罪人,這還需要一位莫迪信任並極富軍內威望的人,但這個人在印度軍內並不好選。直升機損失是小,印度摔飛機本就是常態,但人才難得是大,畢竟事關印度軍隊改革的成敗得失。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