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隆:破除「政治迷信」!誰要重新認識香港?
去年區議會選舉後,筆者針對建制派的表現提出過「政治迷信」的概念,引來文友不同看法。今天筆者「堅持己見」,繼續討論香港社會的三大「政治迷信」,並認為香港社會若不能破除這三大「政治迷信」,將無法重新認識我們的這個城市,香港社會想要「再出發」都將舉步維艱!
迷信不破,人心未歸
筆者所言的「政治迷信」有三項,包括:其一,香港今天的繁榮是因為英國殖民者的法治與自由;其二,香港的利益可以影響到國家的整體利益;其三,香港是備受(西方)世界重視(甚至親暱的)的國際城市。這三種「政治迷信」讓香港社會的一大部分人,甚至世界一大部分人都深信不疑,而香港的教育體制與輿論環境也沒有去指出這個問題,甚至還在推波助瀾。這也就解釋了為何香港回歸祖國已經23年的客觀事實,國際乃至香港社會的整體意識形態上,仍有不少聲音妄顧回歸的事實,只談「兩制」,不顧「一國」,以至於「一國兩制」在香港23年來一路做不到行穩致遠,主要就是因為迷信不破,人心未歸。
為何說上述三項是「政治迷信」,我們來一一審視證據。其一,今天「東方之珠」香港累積了一連串光輝的名號:國際金融經濟城市、最自由經濟體等等,在各項國際排名榜上都名列前茅。傳統上,媒體與教育告訴我們,這是因為英國殖民者在香港實行民主,給予自由,並建立優良的法治制度。但筆者必須指出,這遠遠不是事實,至少不是事實的全部。
從歷史中找可觀證據
如果英國殖民者的制度是香港由小漁村變成國際大都會的全部原因,那為何同期被英國殖民的緬甸、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甚至英國旁邊的福克蘭群島都沒有成為國際大都市?
同樣身為英國殖民地,有哪些因素是上述這些至今仍很落後的地區所欠缺的?那是龐大的中國市場、勤奮吃苦的中華民族。沒有改革開放帶來的龐大市場與香港與深圳經濟特區一河之隔的天然優勢, 1980年代到2000年的20年經濟騰飛不可能在香港出現。而沒有勤奮吃苦、「日做夜做」的中國人,也沒有辦法將這種天然優勢,在短時間內創造出震驚世界的經濟奇蹟。因此人的素質與龐大市場才是關鍵詞,英國殖民者對這個城市的制度與貢獻不能抹殺,但也不宜誇大其詞,無視其他更核心的因素。
其二,世界普遍認為影響香港必經震動中國,筆者認為這也是一種迷信!特別是拒絕兩岸統一的台獨勢力,還有視中國是國際舞台上最大競爭對手的美國,深信可透過「亂港」來達到「制華」的結果。過去一年的香港社會動亂,外國與台灣的干預已經是全方位的,也有不少香港的抗爭者深信這兩邊是「外援」。之所以說這也是迷信,你看過去一年的香港亂局並沒有影響到內地任何情況,反成為內地社會凝聚民族情緒的契機。中央政府並沒有因為香港的局面惡化,在台灣問題或者中美貿易問題上,有過讓步。
筆者認為,「一國兩制」這種政治制度的設計,本身自帶「防火牆」功能。一個國家原則下,兩種獨立運作的政治體制,井水如何亂都極難影響到河水,但在「一國」大原則受衝擊的情況下,中央政府便會發揮角色。因此擾亂香港不太可能達到干預中國的預期效果。
其三,香港有不少人認為西方世界都會重視甚至歡迎香港人,台灣蔡英文、美國特朗普等政治領袖,都喜歡不時表示「與香港人站在一起」。但早在1996年,香港電台就已透過《鏗鏘集》的「九七倒數系列」提醒市民要「如夢初醒」。還記得傳奇主持人劉家傑用他經典的聲音在節目中說出這一段話:「很多香港人以為香港對英國舉足輕重,在英國人心目中佔一席位,這種想法近乎自作多情!」若讀者再看當年這一期節目,你便知道香港「尚為妾身」時已不受宗主國的重視,23年後還幻想BNO變居英權,那可謂是天方夜譚。英國尚且如此,更何況唯利是圖的美國,又或是一切以選舉考量的台灣民進黨?
筆者以為,今天的世界有必要重新認識香港,否則無法正常與在國際舞台越來越重要的中國正常交往。香港市民更有必要重新認識我們生活的這片土地,否則所謂「再出發」也將找不準方向。但要重新認識香港,要從破除政治迷信開始!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