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海澄:國安法引發撤資?Uber總部搬遷香港的啟示
中央在港推行國安法,攬炒派要求外國對中國實施制裁,希望香港股市大跌,然後在港外資撤出香港。有人認為他們求仁得仁,但時間將證明他們想法天真。近日樓市交投興旺,股市重拾升軌,美資公司 Uber 不但沒有撤資要退出香港,更宣佈有意要將亞太總部由新加坡搬遷到港,這跟攬炒派預則大有不同。筆者希望藉此與讀者探討Uber來港的啟示。
美資公司在港經濟利益龐大
現時,本港有近1,300多家美國公司在港營運,幾乎包括所有主要的美國金融企業及大家耳熟能詳的保險龍頭公司。截至2018年,美國在香港的外商直接投資為825億美元,2018年增加了12億美元。此外,香港是美國的第三大酒類出口市場,第四大牛肉出口市場,以及第七大農產品出口市場。去年,美國的商品貿易順差中,香港貢獻261億美元,是各個經濟體之冠。除了在貨物貿易中為美國帶來好處外,香港更是美國企業進入中國內地快捷通道,美資公司在香港成立的分公司,更可以香港公司名義到內地營商,享受香港公司的所有特殊優惠。正如特首所言,美國取消對香港的特殊待遇,或改變現有的關係,不僅損害香港利益,更令美國企業受影響。
誠然,所有國家的外交政策,均以保障本國利益為首要考慮,若果特朗普要採取政策與香港「攬炒」,試問他如何向選民交代呢?美國疫情尚未受控,加上內亂持續,制裁中國或香港,就可以令特朗普追回落後拜登的百分之十支持率嗎?這個問題,不單是特朗普團隊需要思考,「國際遊說專家」黃之鋒也應該要回答。
Uber用腳投票 反映務實主義
Uber在港爭取合法化多年,雖然未竟全功,但已經建立司機團隊,乘搭習慣及一定的社會支持。根據Uber官方數據,過去五年,Uber服務在香港已經走過 368,627,360公里的總路程,相等於往返月球和地球大概 480 次,或環繞香港近 900,000 次,反映Uber服務深受香港人歡迎。即使Uber尚未合法化,其在香港的業務收入也相當可觀。誠然,企業會否在某個地方投資,首要考慮的是私有產權保障、穩定的營商環境及龐大的市場營利。國安法所限制的是將香港分裂於中國的分子,根本無損大部分正當企業的利益。Uber在此時此刻搬遷亞太總部至香港,不僅是在香港龐大的利潤,更是對香港未來的營商環境投下信心一票 。
「專營的士」觸礁 市民一等再等
政府為維護既得利益者的重要利益,試圖將Uber共乘的理念扭曲為交通工具服務質素的問題,並提出「專營的士」計劃。然而,「專營的士」本身就未能回應市民對網召車及共乘需求,只是將的士服務豪華化,無助解決問題。諷刺的是,「專營的士」議案未能在本屆立法會任期完成,要推倒重來,留待下任立法會處理。事實上,政府對「專營的士」愛理不理,即使「專營的士」成功落實,只是回應既得利益者的手法,市民不會滿足於此,遑論改變市民使用Uber的習慣。既然如此,政府何不考慮認真回應民意,改革點對點交通的規管,如規管Uber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