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瀾昌:從ECFA未改到禁鳳梨看「精準制獨,精準促統」

2021-03-16
劉瀾昌
香港中觀研究所所長
 
AAA

WhatsApp Image 2021-03-16 at 10.37.04.jpeg

「軟的更軟,硬的更硬」,是台灣媒體對大陸對台政策的觀察和總結。這樣的總結是否準確呢?恐怕見仁見智。的確,軟硬兩手,是大陸長期以來的對台政策。不過,一般理解,軟,就是經濟上「惠台」;硬,就是軍事上威懾。筆者認為,當下可能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就是「精準制獨,精準促統」。精準制獨,不但表現在軍事層面,也可以表現在經濟層面。精準促統,不僅是在經濟惠台層面,也可以在軍事準備之上。總之,強調的是兩個字:「精準」。「精準」,就不再是粗放,大呼隆,表面號召;而是,到位,有效,見成果。

3月1日,大陸暫停進口台灣鳳梨,也就是菠蘿。台灣有綠營人士驚呼,大陸經濟制裁台灣打響了第一槍。其實,台灣菠蘿出口大陸一年才14億台幣,合計4千多萬美元,能夠得上第一槍嗎?事實上,大陸禁台灣產品,今年第一單是禁台灣生豬及相關製品進口,第二單才是菠蘿。禁「台豬」,是因為台灣開放美國含「瘦肉精」的生豬和豬肉製品,台灣百姓也反對蔡英文當局進口這種「萊豬」,且實際上,台豬主要供應島內,出口大陸很少,部分到了港澳。然而,蔡英文似乎已經聞到內裏的焦味,迅速改組陸委會,且放軟身段,說要「兩岸對話」,甚至恢復「小三通」。

平實來看,兩岸貿易每年達兩千億美元,台灣從大陸獲得貿易順差在1,000億美元左右,那區區幾千萬的菠蘿算得了什麼。可是,蔡英文反應激烈。大陸自2021年3月1日起暫停台灣地區鳳梨輸入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自2020年以來,大陸海關多次從台灣地區輸入大陸的鳳梨中截獲檢疫性有害生物,這些有害生物一旦傳入,將對大陸農業生產和生態安全造成嚴重威脅」。切斷台灣輸入鳳梨,是為從源頭上防範植物疫情風險,屬於正常的生物安全防範舉措。

蔡英文第一個表示不服,在臉書發文譴責:大陸以突襲式的通知,單方面暫停輸入台灣鳳梨這件事,顯非正常的貿易考量。蔡英文表示,2020年以來台灣鳳梨出口到大陸的合格率高達99.79%,認為大陸以防疫為由做出的禁台灣鳳梨輸入是站不住腳的。為此,蔡英文表示將做三方面準備,一是指示台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做好應變準備,採取措施協助台灣農民渡過難關;二是協助台灣農民開拓外銷市場,大陸不要,賣給美國、日本、新加坡;三是啟動多元加工做好內銷,擴大內需市場。

對於蔡英文發出動員令,她手下立即行動起來力挺:高雄市長陳其邁宣稱台灣鳳梨幾乎百分百合格;交通部門負責人林佳龍下令各單位強制採購鳳梨;新北市長侯友宜帶頭幫忙推銷鳳梨;台南市長黃偉哲放言:大陸不買我們的鳳梨,那我們就賣給日本,賣到全世界去,大家要對台灣鳳梨有信心……

藍營的態度也有意思。台灣新黨創始人之一、「政治金童」趙少康呼籲「大陸應盡速恢復進口台灣鳳梨,以春風取代報復,以雨露照顧農民」,趙少康擔心:鳳梨只是開始,接下來可能是芒果、葡萄柚、柳橙等其它水果、農產品,再擴大到工業產品,受傷害的台灣民眾會更多。趙少康要求大陸要發揮「仁者以大事小」的精神,友愛台灣善良的人民。據台媒自爆:除了鳳梨以外,台灣至少還有五種水果(檳榔、蓮霧、釋迦、葡萄柚、柳橙)九成以上依賴大陸市場,趙少康的意思,政治歸政治,不要傷害無辜的台灣農民。大陸要「大人有大量」,不要跟蔡英文一般見識,要宰相肚裏能撐船。

趙少康的態度其實也是出於選票的需要,明年台灣有縣市長選舉,實際上當下已經開打。藍營必須顧及台灣一般選民的感受。所以,他的話是可以理解的。倒是,原民進黨創黨元老之一,現台灣中華統一促進黨主席林正傑講的話更令台灣人深思。他質問蔡當局:大陸讓台灣鳳梨賣過去是片面讓利,台灣卻一直把大陸當敵人,憑什麼要求大陸對我們友善呢?

事實上,大陸惠台,林正傑非常清楚是「單方面讓利」。長期以來,大陸一直秉持兩岸一家親的態度,持續對台灣讓利。尤其,2005年時任國民黨主席連戰赴北京破冰之旅,達成「國共5項共識」,以「九二共識」為政治基礎重建國共關係和兩岸關係,並使馬英九在2008年奪回執政權,開創了兩岸和平發展的新階段。大陸對台灣地區出台的優惠政策,更是大幅度惠台,包括對台灣大幅讓利的ECFA。對此,蔡英文執政後一改在野時「逢中必反」的立場,聲稱要概括承受馬英九時代兩岸關係的所有成果。

蔡英文執政以來,一方面推行「去中國化」的切香腸「台獨」的策略,另一方面也繼續享受馬英九時代留下的經濟紅利。在2019年至2020年,蔡英文跟隨特朗普反中亂港,不斷衝擊兩岸關係的紅線,提升所謂的美台關係,逼得解放軍不得不出手,將以前與台美的「維持現狀」的默契打破。解放軍的空軍戰力、海軍戰力、戰略火箭軍戰力,重新布局台海,重新建設台海戰場,重新營造台海戰略格局。解放軍軍機、軍艦越過中線,形成「繞台飛」及「繞台航行」常態化格局。解放軍強硬的軍事動作,使到美國國會所謂「美台建交」,以及美駐聯合國前大使訪台計劃夭折。

不過,在經濟層面,大陸方面還是保持克制。不但兩岸貿易正常,台灣需要的防疫物資及原材料供應不受阻,甚至蔡英文日夜擔心的EKFA十年到期,北京也依然不動聲色不置可否,北京更沒有在經濟上制裁台灣。這一番「靜得無聲」反使蔡英文內心發毛了。本來,蔡英文五年前上台,就深知台灣經濟對大陸的依賴,因此玩兩手政策,一方面說完全認同馬英九發展兩岸關係的成果,繼續享受大陸方面的紅利,另一方面則積極推行「新南向」政策,促使大陸台商轉向東南亞發展。今年初她連任,因為知道她前四年的「新南向」其實是空話,故此她基於「台獨」的總目標實行「脫中」的大戰略時,主要還是着眼於政治「脫中」,科技「脫中」,文化「脫中」,體育「脫中」,醫療「脫中」,但是經貿「脫中」還是較為小心,其屢屢發出風聲,不希望兩岸經濟架構合作協定(ECFA)在9月12日生效滿十年期後有所變動。

但是,疫情深入發展,兩岸人員交流基本停頓,台商也有資金迴流島內,更主要的是特朗普瘋狂反中,瘋狂打「台灣牌」,而且由於華為請台積電代工的5G晶片搶在美國限期前盡量多完成訂單,從而帶動台灣的經濟平穩發展。蔡英文於是心雄了,「經濟脫中」也說出口了。本來,經貿「脫中」就是「台獨」的基石,台灣經濟一天依賴大陸,「台獨」分子一天都不可能宣布法理「台獨」。減少台灣經濟對大陸的依存度,一向為「台獨」分子的總追求,因此,蔡英文走到這一步,內心以為「台獨」進了一大步,只是想不到,還是被數字打臉了。2020年台灣對大陸及香港出口達1,367.4 億美元,佔台灣總出口值的43.8%,較2019年同期約951億美元增加了14%。台灣對大陸的依存度上升到43%。尤其是,台灣從大陸獲取八百多億美元貿易順差,如果扣除大陸數字,台灣的外貿將呈現下降並出現逆差。

然而,相信蔡英文最意料不到的是,大陸還沒有宣布ECFA終止,她本來想借機大炒作「經濟脫中,重組台美經濟鏈」的願望落空,反而主動獻身特朗普進口美國含瘦肉精的豬隻,被島內在野勢力揪住不放。筆者算了一下,ECFA台灣方面獲利是較大陸多,不過主要在農林漁牧業方面,一年其實也就節省稅收七億多美元而已。況且,台灣的水果還是比東南亞貴,在大陸市場也有限,也操之在我。更重要的是,在國際上出現「脫鈎」潮的變局中,一動不如一靜,大陸在EKFA領域既操之在我,也還有後發制人的時間。

事實上,兩岸博弈中,經濟始終是最為重要的基礎。大陸的經濟原來落後台灣很多,現在福建的GDP都超過台灣。大陸經濟趕超台灣,是統一的重要基礎。而反獨促統,不但體現在軍事層面,也必然體現在經濟層面,關鍵在於精準。

這次,台灣方面對於菠蘿禁進的過度敏感反應,其實就是極度擔心大陸方面精準打擊台獨的「七吋」。反過來,也可以給予大陸方面思考,如何更「精準反獨,精準促統」的空間。事實上,過去的「軟的更軟,硬的更硬」,是有對沖抵消的部分。後來,大陸方面調整將惠台措施主要放在大陸的台商、在大陸就讀和工作的台青,就是非常明智的改變。而在硬的方面,筆者相信在軍事和經濟層面的有機結合和精準發力,必然事半功倍,立竿見影。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國防部新聞局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就境外社交媒體平台炒作解放軍093型核潛艇在台灣附近海域發生嚴重意外一事回應中評社記者提問指出,有關消息純屬謠言,不要被帶節奏。

    中評社  2023-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