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俊恩:中國結好塔利班兵行險着,宜審慎追求國家利益

2021-08-20
潘俊恩
城市智庫成員、立法會議員助理、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社會科學碩士
 
AAA

WhatsApp Image 2021-08-20 at 12.33.42.jpeg

阿富汗自2021年5月起美國撤軍後,塔利班對當局政府的軍事行動節節勝利,更於8月15日進入首都喀布爾總統府,其後宣佈重新建立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距離重新取得阿富汗全面管治權不遠,標誌美國及扶植的阿富汗政權以失敗告終。塔利班與中國的「蜜月關係」隨即被放大,兩者基於對國家利益的追求,官方透露傾向合作的風聲,中國和美國亦展開新一輪外交角力。然而,中國結交塔利班是步險棋,在戰略考量上存在變數。

中國欲除新疆獨立勢力,或受意識形態限制

中國結好塔利班,首要戰略考量是削弱新疆獨立勢力,但受到塔利班分散的意識形態影響外交變數。美國牽制中國,其中一策是利用「中央邊陲矛盾」,新疆是雙方博弈的棋子。新疆因歷史上的突厥化和伊斯蘭化,不時與漢民族主義或大中華主義的政權衝突,現今追求新疆獨立的「東突厥斯坦伊斯蘭運動」一度被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列為恐怖組織,與同樣信奉伊斯蘭教(回教)的塔利班本質上類同。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與塔利班「代表」會面,表明與之結交的首要條件是與「東突厥斯坦伊斯蘭運動」「徹底劃清界限」,根除新疆分離主義和宗教極端主義的潛在土壤,確保塔利班尊重「一個中國」的領土完整原則;塔利班對「值得信賴的好朋友」中國表示「決不允許任何勢力利用阿富汗領土做危害中國的事情」。雙方看似達成基本口頭協議,完善政治共識。

但是,塔利班內部意識形態分散,負責對外關係的「代表」不時與態度強硬的軍閥產生分歧,使之對中國外交政策出現浮動。塔利班組織高度扁平化,高層或未能有效約束新疆獨立勢力,加上與中亞恐怖組織存在密切關聯,對中國仍然存在高安全風險。雖然中國和塔利班皆明白「敵人的敵人是朋友」,但畢竟塔利班信奉伊斯蘭教,並曾經對新疆穆斯林表達「同情」,今後或未能對中國推心置腹,應會保留信任程度。中國一直以來與阿富汗、塔吉克和巴基斯坦等國家建立聯合反恐部隊,以及於阿富汗與不確定性最好的兩手準備。

中國續推「一帶一路」,或受動盪局勢虧損

中國基於對發展「一帶一路」的考量,不得不接受塔利班掌權的尷尬現實,但受阿富汗持續動盪的局勢騷擾。中國「一帶一路」讓多個貧窮國家受惠,阿富汗亦因扼守瓦罕走廊咽喉,被納入地緣政治戰略考量中,過往20年獲中國援助基礎建設,現今瓦罕走廊被塔利班控制,逼使中國急切釋放善意。加之,巴基斯坦於1990年代在塔利班奪取阿富汗政權貢獻甚多,亦是中國最忠實的盟友,「中巴經濟走廊」獲得中國的高度重視,拉攏塔利班變相鞏固中國與巴基斯坦的聯盟關係。而且,阿富汗天然資源豐富,稀土金屬價值在美元$1萬億至$3萬億之間,可應用於電子產品、電動汽車、衛星和飛機等領域,對於中國,開發資源是可持續發展、投資太空科技和提升未來綜合國力的必要決定,維持世界競爭力和話語權,將增加對美國「世界霸主」地位的威脅。中國目標確保阿富汗區域穩定,善用塔利班即將取得阿富汗政權的既有事實,採取務實態度;塔利班則希望與中國儘快談判對阿富汗的投資,恢復戰亂帶來不可估量的經濟損失,同時希望在「一帶一路」上分一杯羹,獲得中國的經濟援助和投資承諾。雙方基於現實經濟利益,加深互惠互利的默契。

然而,阿富汗的動盪局勢,勢必為中國的投資帶來不穩定性。塔利班於1996年至2001年執政期間,對阿富汗重建並無建樹,經濟每況愈下,實踐的極端伊斯蘭主義更遭受抨擊,顯示其治理國家能力的不足。阿富汗持續發生零星動亂、自殺式襲擊和外國勢力角力,增加地區不穩定的風險,即使現今塔利班重新掌權,亦未有足夠能力紓緩各民族矛盾。中國投資阿富汗的項目極有可能成為反塔利班勢力的目標,不僅讓經濟投資停滯,更造成大型傷亡,有機會得不償失。

中國率先營造輿論,或遭「小國綁架大國」

中國先於其他國家為塔利班釋出善意,發出「洗白」塔利班的輿論,把握拉攏阿富汗執政者的時機,但同時存在被小國因外交風波綁架自身的風險。世界文明國家普遍認為塔利班是恐怖分子,中國則形容塔利班為「阿富汗舉足輕重的軍事和政治力量」,為國內媒體和民眾進行心理建設,順手推舟承認塔利班的崛起勢不可免,並擁有阿富汗執政地位的既定事實,鞏固中國、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三國關係。至於西方國家對塔利班管治下的批判,中國亦留有餘地,指出希望塔利班奉行「溫和穆斯林政策」,亦營造信任塔利班對改善婦女權益和人權的輿論;塔利班亦指出女性「將在社會上非常活躍,但要在伊斯蘭教法框架內」,蜻蜓點水式回應各國憂慮。雙方似乎建立價值觀上的共識,避免招人話柄。

即便如此,塔利班對西方指控的曖昧回應,容易惹來各方抨擊,更連累中國樹立的大國形象。塔利班強調阿富汗人必須在伊斯蘭教法框架內生活,但沒有解釋具體限制,而國際特赦組織指塔利班「以傳統和宗教為名的社會規範被利用來否定女性最基本的權利」,暗示塔利班的婦女權益和人權問題有機會回到原點,因為伊斯蘭教義凌駕男女平等的世俗主義。塔利班極有可能因為上述問題,與西方國家展開新一輪道德衝突。中國結好塔利班的外交舉動,會被視為默許塔利班滋生的各種問題,即被「小國綁架大國」,中國隨即陷入支持塔利班,還是予以保留的道德抉擇。

中國對塔利班的外交政策,不宜過分鮮明,需要留有一定餘地,應對變幻莫測的局勢。美國撤出阿富汗,暗示將節省不必要的軍費,平衡本國發展,再度拉開與中國綜合國力的差距;中國深知結好塔利班的風險,但仍兵行險着,欲透過外交和經濟的「等價交換」,作出當前的「最佳選擇」。中國一方面要求塔利班與新疆獨立勢力「割席」,一方面重申不干預他國內政,沒有興趣以軍事力量單邊介入填補美國撤軍後的「權力真空」,昭示其認為塔利班尊重中國領土主權完整和維護中國在阿富汗利益,較塔利班掌權下的西方憂慮更重要,與美國一廂情願的理想主義不同,中國此舉符合現實主義下追求國家利益的最大化表現。即便如此,中國亦需密切留意塔利班的內政和外交動向,畢竟從恐怖分子搖身一變成為執政者,需要漫長的過渡和觀察,而塔利班會否遵守與中國的「約定」,亦是中國的外交變數。中國應步步為營,與塔利班保持距離,審慎追求國家利益,像刺蝟於嚴寒下保持距離「取暖」,才能避免墮入「帝國墳場」,被塔利班「刺傷」。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