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言有信》社區隔離設施多方合作 醫護民安護送準媽媽送院檢查
醫管局在不同的社區隔離設施設立醫療站,為患者提供支援。
第五波疫情高峰期,政府啟用多間社區隔離設施,接收沒有或只有輕微症狀、醫療支援需要較少、有自理能力的病人。 以竹篙灣社區隔離設施為例,設施由民安隊管理,醫管局則為接受隔離的患者提供醫療諮詢服務和紓緩徵狀藥物。醫管局在竹篙灣社區隔離設施設熱線中心及醫療站,協調不同地區的社區隔離設施醫療站;同時亦要與政府其他部門合作,為患者提供適切的服務。
派駐粉嶺馬適路社區隔離設施的天水圍醫院內視鏡科註冊護士王洵怡記起3月的一個早上收到竹篙灣團隊的通知:一個懷孕32周的營友致電熱線中心取藥,言談中講起自己入營後胎動愈來愈少。由於她自備了一個胎兒心跳帶偵測胎兒心跳,所以一直認為胎兒正常,沒有通知醫護。
收到通知後,竹篙灣的醫生大為緊張,立刻通知粉嶺的醫護,安排轉送她往急症室。此時,不同部門同心協力為孕婦「護航」。
她說:「我們和保安局同事分工合作,我們通知控制中心,保安局同事則幫忙清理入營車路,務求可以讓行動不便的孕婦用最短時間,順利送上救護車。」幸好經檢查後發現是虛驚一場,胎兒穩定健康。
準媽媽讚揚社區隔離設施團隊的效率。
醫管局在社區隔離設施與不同政府部門合作,應付患者可能出現的各種狀況。
另一位派駐青衣社區隔離設施的沙田醫院紓緩治療科註冊護士楊琬真在該設施投入運作初期已被派往工作,她形容青衣社區隔離設施的工作「由零開始」,很深刻當日隔離設施還是一個工地,塵土飛揚,地上充滿泥濘,而地盤工友仍爭取時間把設施逐一完成。
設施由不同部門合作營運,由醫療支援、物資、清潔、整理及計劃房間運用,到與保安局抗疫特遣隊的合作、醫生處方藥物及派送安排,都需要各持份者一起討論及不斷改善流程。後期亦有私營醫療機構加入。
她指:「我們服務青衣社區隔離設施,雖然整個過程只有短短一個月時間,但已經累積了一定的經驗。」
楊琬真認為跨部門合作令自己獲益良多,稱在這兩個多月的工作是一個難忘的經歷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能夠與不同範疇的團隊合作,包括入境處,海關及警務處的同事,可以在醫院以外環境進行護理工作使我變得更獨立和提升應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