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善波、吳幗寶:回顧香港三年防疫,躺平了嗎?

2022-12-26
 
AAA

 4.jpg

新冠病毒疫情經過三年的變化和發展,至今已在全球造成了重大的人命和經濟傷害。各地對新冠病毒疫情有不同的應對態度和處理手法,中國則採取了與大部份國家不同的「動態清零」對策,引起了不少爭議。在嚴厲的管控做法下,人民的生命及健康受到的傷害相對較少,但經濟上造成的損失及壓力,也越來越顯現。

內地近日公布了「20條」及「新10條」,抗疫防疫的手法出現急速的變化,各地方紛紛調整做法,放鬆各種要求,政策執行上出現了參差不齊的情況,社會對新的應對辦法的解讀及下一步的發展,眾說紛紜。不少人更拿香港的例子作為一個比較,過去三年,香港究竟如何處理新冠病毒疫情,結果又如何,在這裡值得做一個較完整的表述。

香港在處理疫情的手法上,過去一直給人一個較內地寬鬆的印象,這只是近期的表現。在處理疫情上香港處在一個非常尷尬的位置:作為一座國際城市,同時也嚴重依賴與內地的關係,在疫情的衝擊下,能否對內對外維持正常、或盡量少限制的通關往來,都非常重要。這是香港在政策考慮上與內地的一個重要分別。香港在抗疫防疫的前兩年多,政策也是盡量複製內地,處處嘗試符合內地的要求,目的是如澳門一樣,爭取與內地正常通關,較寬鬆的政策只是7月1日新政府上台後才開展的。

香港與內地的往來,不單只是商務、旅遊、公務及探親等活動。相當一部分的香港人每天要從深圳來香港上班、上學,或由香港到深圳上班、辦事。深港之間每日人流的往來,正常情況下接近百萬人次。疫情下通關隔離的要求叫停了這些慣常的活動,影響了數十萬人的生計。相對澳門,香港這方面的情況沒有澳門那麼嚴重,但如何爭取像澳門一樣,與內地隔離通關,是上一屆政府在疫情的頭兩年多主要的政策目的。到今年年初,第五次大爆發之前,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差不多已達到這一目的。那麼三年來,香港具體是怎樣處理新冠病毒疫情,成效又怎樣呢?

1. 開始至今,疫情在香港三年的情況

香港過去三年出現了五次疫情的爆發。圖1顯示了整個過程的情況,首四次的爆發,每天最高錄的個案數字也只有百多宗。第一次爆發大約延續了一個月,第二次近兩個月,第三波自2020年11月初開始爆發,持續一兩個月有所淡化後,到2021年1月再次爆發成為第四波,至3、4月才漸漸平息,前後延續了五六個月。(圖2)

02.png

圖1:香港自2020年起新型冠狀病毒病流行病學曲線圖(2020年1月18日至2022年12月20日)

 

從圖表上可以看到,香港頭四次的爆發,因為相對以後的爆發比較少,相差很遠,在圖表上基本表現不出來。以下以不同的比例圖表,以反映實際情況。應該指出,每天幾十到上百個的案例,以內地的標準來看,當時也算是一個嚴重的情況。

02.png

圖2:香港第一至第四波疫情爆發的情況(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圖表來源:香港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

疫情開始至首四波爆發的兩年多時間中,由時任特首林鄭月娥領導的上屆政府,在防控措施上,基本依據內地的做法作出些微的調整,希望透過「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措施,達至「清零」的目標。

在「內防擴散」方面,加強檢測是當時政府遏制疫情的策略,按「須檢必檢、應檢盡檢、願檢盡檢」三大原則,針對不同風險群組進行大規模的核酸檢測,以達致「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並儘可能及早切斷社區傳播鏈的目標。在「外防輸入」方面,則落實封關和入境限制等以防止輸入個案。

由於香港與內地的社會條件不同,港府的措施也作出了一定的調整。因此,香港的做法與當時內地的存在差別。這些依據內地防疫的做法,主要在幾個方面,包括處理確診者及密切接觸者的強制檢疫隔離、加強核酸檢測、封關、入境限制和航班熔斷機制。以下總結香港在這幾方面的處理做法:

(1) 確診者及密切接觸者的處理辦法

疫情開始的首二年多至第五波疫情爆發前,政府會安排確診者入院或入住隔離設施,並規定密切接觸者須進行隔離及檢疫。確診者會被安排入院,曾經與確診者有密切接觸但沒有出現病徵人士,會被安排於檢疫中心接受強制檢疫。為加強追蹤力度,政府亦要求密切接觸者的同住成員接受強制核酸檢測。

由於第五波疫情嚴峻,沒有病徵或徵狀輕微的確診者改為入住隔離設施,政府並在2022年2月推行「居安抗疫」計劃。衛生署會為需接受家居檢疫的人士進行評估,包括其家居環境是否適合作檢疫、同住受檢人士的風險程度和個別人士的身體狀況等。進行「居安抗疫」人士於檢疫期必須留在居所中,佩戴電子手環,並需定期檢測身體狀況,在指定日子自行進行快速抗原檢測及遵照家居檢疫指引。政府亦安排經評估為合適的密切接觸者和密切接觸者的同住家人進行為期分別14天和4天的家居檢疫。

不適合進行「居安抗疫」的確診者,會被安排進入社區隔離設施或入院,政府會為在家尚待進入設施或居家隔離的市民提供支援,包括抗疫物資包、醫療查詢熱線、「指定診所」供預約診治及由專屬車隊接載往來診所等。

「居安抗疫」規定沒有接種或只接種一劑新冠疫苗的確診人士須進行14天隔離,已接種至少兩劑新冠疫苗的確診人士可在取得第六天及第七天(或在其後任何連續兩天)的快速測試陰性結果後,提早完成隔離。至於確診人士的密切接觸者須進行14天檢疫,但已接種至少兩劑新冠疫苗的密切接觸者可在取得第六天及第七天的快速測試陰性結果後,提早完成檢疫。

香港政府近期調整了「居安抗疫」的安排,規定所有人士(即不論其接種疫苗情況)由2022年12月9日起,確診人員的隔離期原則上仍為14天,但確診人士如隔離第四天及第五天快速抗原測試陰性,最早可於第五天完成隔離。而密切接觸者在檢疫期間須每天進行快速測試,若他們每天的快速測試均取得陰性結果,便可以於第五天完成檢疫。

(2) 加強核酸檢測

首先是「須檢必檢」。為了加強檢測力度,香港政府發佈了強制檢測公告,指明哪些人士必須接受病毒檢測,對未遵從強制檢測公告進行檢測的人士,政府會處以定額罰款和發出強制檢測令。針對有確診個案的大廈,政府分三個層次按區域擴大強制檢測:

第一是全港性的強制檢測,如一幢大廈在14日內有兩個或以上單位出現無關連確診個案,或它的污水檢測有呈陽性的樣本,就會被納入強制檢測公告。

第二是「指定區域」的強制檢測,因應風險評估划出「指定區域」,在區域內新增一宗確診個案或污水樣本檢測呈陽性的住宅大廈納入強制檢測公告,並限制於「核心區域」範圍內的人士接受檢測。

第三是更加嚴格的「受限區域」強制檢測,除了強制檢測外,人員的流動也受到限制——整個區域內的所有樓宇和處所內的人士都要在一段時間內禁止離開這個區,並進行病毒檢測。「受限區域」內的人士須留在其所在地並按政府安排接受強制檢測,直至區內所有已識別的受檢人士完成檢測,並且相關檢測結果出來後方可離開。政府曾在佐敦、油麻地和北角進行了「受限區域」的檢測行動。

其次是「應檢盡檢」:特定人群須要持續進行強制檢測,例如教師、餐廳及酒吧員工、外籍家庭傭工、建築業工地人員及速遞員等職業人群。

此外還有「願檢盡檢」:政府為市民提供便捷的檢測服務,包括在各區設置社區檢測中心、流動採樣站,及樣本收集包的派發點及收集點,為市民進行免費檢測。

1.jpg

疫情開始至首四波爆發的兩年多時間中,由時任特首林鄭月娥領導的上屆政府,在防控措施上,基本依據內地的做法作出些微的調整,希望透過「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措施,達至「清零」的目標。

在「內防擴散」方面,加強檢測是當時政府遏制疫情的策略,按「須檢必檢、應檢盡檢、願檢盡檢」三大原則,針對不同風險群組進行大規模的核酸檢測,以達致「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並儘可能及早切斷社區傳播鏈的目標。在「外防輸入」方面,則落實封關和入境限制等以防止輸入個案。

由於香港與內地的社會條件不同,港府的措施也作出了一定的調整。因此,香港的做法與當時內地的存在差別。這些依據內地防疫的做法,主要在幾個方面,包括處理確診者及密切接觸者的強制檢疫隔離、加強核酸檢測、封關、入境限制和航班熔斷機制。以下總結香港在這幾方面的處理做法:

(1) 確診者及密切接觸者的處理辦法

疫情開始的首二年多至第五波疫情爆發前,政府會安排確診者入院或入住隔離設施,並規定密切接觸者須進行隔離及檢疫。確診者會被安排入院,曾經與確診者有密切接觸但沒有出現病徵人士,會被安排於檢疫中心接受強制檢疫。為加強追蹤力度,政府亦要求密切接觸者的同住成員接受強制核酸檢測。

由於第五波疫情嚴峻,沒有病徵或徵狀輕微的確診者改為入住隔離設施,政府並在2022年2月推行「居安抗疫」計劃。衛生署會為需接受家居檢疫的人士進行評估,包括其家居環境是否適合作檢疫、同住受檢人士的風險程度和個別人士的身體狀況等。進行「居安抗疫」人士於檢疫期必須留在居所中,佩戴電子手環,並需定期檢測身體狀況,在指定日子自行進行快速抗原檢測及遵照家居檢疫指引。政府亦安排經評估為合適的密切接觸者和密切接觸者的同住家人進行為期分別14天和4天的家居檢疫。

不適合進行「居安抗疫」的確診者,會被安排進入社區隔離設施或入院,政府會為在家尚待進入設施或居家隔離的市民提供支援,包括抗疫物資包、醫療查詢熱線、「指定診所」供預約診治及由專屬車隊接載往來診所等。

「居安抗疫」規定沒有接種或只接種一劑新冠疫苗的確診人士須進行14天隔離,已接種至少兩劑新冠疫苗的確診人士可在取得第六天及第七天(或在其後任何連續兩天)的快速測試陰性結果後,提早完成隔離。至於確診人士的密切接觸者須進行14天檢疫,但已接種至少兩劑新冠疫苗的密切接觸者可在取得第六天及第七天的快速測試陰性結果後,提早完成檢疫。

香港政府近期調整了「居安抗疫」的安排,規定所有人士(即不論其接種疫苗情況)由2022年12月9日起,確診人員的隔離期原則上仍為14天,但確診人士如隔離第四天及第五天快速抗原測試陰性,最早可於第五天完成隔離。而密切接觸者在檢疫期間須每天進行快速測試,若他們每天的快速測試均取得陰性結果,便可以於第五天完成檢疫。

(2) 加強核酸檢測

首先是「須檢必檢」。為了加強檢測力度,香港政府發佈了強制檢測公告,指明哪些人士必須接受病毒檢測,對未遵從強制檢測公告進行檢測的人士,政府會處以定額罰款和發出強制檢測令。針對有確診個案的大廈,政府分三個層次按區域擴大強制檢測:

第一是全港性的強制檢測,如一幢大廈在14日內有兩個或以上單位出現無關連確診個案,或它的污水檢測有呈陽性的樣本,就會被納入強制檢測公告。

第二是「指定區域」的強制檢測,因應風險評估划出「指定區域」,在區域內新增一宗確診個案或污水樣本檢測呈陽性的住宅大廈納入強制檢測公告,並限制於「核心區域」範圍內的人士接受檢測。

第三是更加嚴格的「受限區域」強制檢測,除了強制檢測外,人員的流動也受到限制——整個區域內的所有樓宇和處所內的人士都要在一段時間內禁止離開這個區,並進行病毒檢測。「受限區域」內的人士須留在其所在地並按政府安排接受強制檢測,直至區內所有已識別的受檢人士完成檢測,並且相關檢測結果出來後方可離開。政府曾在佐敦、油麻地和北角進行了「受限區域」的檢測行動。

其次是「應檢盡檢」:特定人群須要持續進行強制檢測,例如教師、餐廳及酒吧員工、外籍家庭傭工、建築業工地人員及速遞員等職業人群。

此外還有「願檢盡檢」:政府為市民提供便捷的檢測服務,包括在各區設置社區檢測中心、流動採樣站,及樣本收集包的派發點及收集點,為市民進行免費檢測。

02.png

圖3:2022年香港新型冠狀病毒病本地個案(2022年1月1日至12月23日)

 

注:個案數字不包括輸入個案。(數據來源:香港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2022年12月23日)

香港的第五波疫情大爆發時,需要隔離大量的感染者和緊密接觸者,隔離設施的容量遠遠不足。原來在發現案例時,會處理和跟進感染個案,採取措施制止疫情擴散,找出相關個案,堵截傳播鏈的做法,也因個案大幅上升而不能維持,被迫放棄。

與內地目前面對的情況相似,政府隨後宣布,將防疫抗疫的重點放在應對重症及減少死亡,防止醫療系統的崩潰,而非在遏制病毒的擴散上。無癥狀或輕症的病人改為在家中隔離治療,雖然香港擁擠的居住環境,遠遠不適宜這樣做。這樣的做法一直維持到現在。

政府另一大改動,是推出自行檢測結果申報平台,以不強制的方式,鼓勵自行檢測結果陽性的市民向政府申報,也導致每天數據失實、失真的情況。

申報平台生效後,政府現在每天公布的數據包括兩部份(核酸檢測陽性個案及快速抗原測試陽性中有申報的個案)。這個做法表示政府所公布的疫情數據並不準確反映實況,理由是政府進行強制檢測的範圍非常有限,並不反映社會上的全面、整體情況。

此外,這些數據的相當一部分,約3/4到4/5,是來自自行檢測陽性個案的自願呈報,其中有自願,也有強制性的檢測要求(如學校、某些活動、政府機構、安老、醫療服務工作人員等)。究竟有多少這樣的陽性個案沒有呈報,政府並沒有數據或估算。因此,公布的數據一定是低於實際數字的,但實際數字到底有多高則沒有辦法進行估算。但作為觀察每天個案數目的變化趨勢,這些數據仍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3. 第五波疫情近期的情況

香港過去兩個月,第五波疫情的延續並出現惡化,本地確診個案有明顯的上升態勢,最近一周升幅更為顯著,每天個案數字錄超過14,000宗(圖4),日前更接近二萬宗,情況看來只會進一步惡化。

02.png

圖4:香港過去兩個月新型冠狀病毒病本地個案(2022年10月24日至12月23日)

 

注:個案數字不包括輸入個案。(數據來源:香港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2022年12月23日)

更迫切的問題,是近期公立醫院接收新冠患者的情況(圖5),不論是目前住院的個案數目,抑或是重症及病危的確診病人數,均持續上升,近日更每天出現30-50宗死亡個案。疫情開始至今,本港累計死亡個案共有11,373宗(圖6)。現在因為新冠病毒住院的人數達4000多人,每天需要入院治療的人有五、六百人。香港的醫療系統的應付能力已達臨界點,壓力已大增,使得政府不得不採取一些調整,包括放鬆了這些病人在醫院的處理條件,及取消了一些針對公眾的非緊急服務。

02.png

02.png

圖5:公立醫院接收新型冠狀病毒病個案情況(2022年11月1日至12月23日)

 

數據來源:香港醫院管理局12月23日

02.png

02.png

圖6:香港第五波疫情每天死亡數字及累計死亡數字(2022年2月1日至12月23日)

註:有關9月23日的公布的死亡數字,是經核對由衛生防護中心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的更新名單後,醫管局發現部分死亡個案統計數據需作調整。經調整後,第五波疫情期間經醫管局呈報的死亡個案統計凈增加153宗,全部屬在二至四月高峰期間的死亡個案。(政府新聞稿,2022年9月23日)

(數據來源:醫院管理局,2022年12月23日)

必須指出的是,因為死亡成因的定義不同,各地的數據不可以作簡單的比較。香港的定義較寬鬆,所有在死亡前的一段時間內,曾驗出陽性的死者,都計入死亡數據。其他地方的做法則比較嚴謹,只計算因呼吸病而又感染的人才計入內。這樣導致的差別會很大。

4. 抗疫防疫政策及最新發展

香港政府目前的防疫政策,除規定市民在公眾場合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外,主要措施包括以下方面:

1)強制核酸檢測:根據來自地區污水檢測結果,對出現個案的屋宇的居民進行強制圍封檢測,或提供免費的抗原測試工具,以及對於指定期間曾身處陽性個案到訪地點的人士,要求他們進行強制核酸檢測。檢測免收費用。

2)引入市民自行檢測 : 政府在未能推行強制性的全民核酸檢測的情況下,鼓勵市民自願性的自行快速抗原測試,希望找出更多隱性的案例。另外,也要求市民進入某些特定處所時需要自行檢測。

3)實施限聚令:限制在公共場所,主要是餐廳及特定場所的聚集人數,控制每桌人數及場地容納人數的上限,對私人聚會,或大型的公眾活動也作出限制。

4)鼓勵接種疫苗,提高接種比例,限制沒有接種疫苗的人進入餐廳及特定場所。政府雖然沒有使用強制性手段,但限制沒有接種疫苗的市民的活動空間,收窄市民的選擇權利,讓更多人打針,是一種軟性的強迫手段。

5)對外來(內地及澳門以外)的入境人士,要求有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及到步後強制檢疫隔離,一段時間內活動受限制。

香港政府基本上已向全民提供免費核酸檢測,採樣點雖然不多,但沒有預約的要求。除一些因職業上有要求強制檢測的人士外,港府沒有推行常態檢測,而廣泛使用快速抗原檢測。

在鼓勵疫苗接種方面,港府採取的是軟性的強迫措施,包括以「疫苗通行證」,限制沒有接種疫苗人士的活動,如禁止他們進入特定處所等,原則都是提供接種疫苗的誘因,而非採取法律強制的手段。接種疫苗主要的功能並非防止感染,或控制傳播,而是減少感染後出現重症或死亡。政府目前鼓勵市民接種疫苗,針對的主要是老年人這樣的高危人士,避免出現大量重症而引致公共醫療系統崩潰。

(1) 疫情現況和政策調整的最新發展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年7月上任後,對防控措施作出調整,指出政府是本着「科學為本」和「精準抗疫」的原則以控制疫情,強調政府採取五個基礎策略以應對疫情:1)不躺平;2)減重症、減死亡;3)保護「一老一幼」;4)識別風險人士以強化管理;及5)平衡風險和經濟動力。

第五波疫情涉及目前流行的變種病毒奧密克戎(Omicron)。奧密克戎傳播較快、潛伏期較短,引發的病情相對輕微,無癥狀的案例多,死亡率偏低,因此近期疫情的應對措施亦因應這些情況作出了調整。此外,內地12月初公布「新十條」,內地放鬆政策,香港面對進一步加快放寬防疫措施步伐的壓力。

政府近期已放鬆大部分的防疫措施,防疫重點已不在遏制個案數目上升,而放在防止大量重症和死亡出現。現在還保留的主要措施,包括「疫苗通行證」、限聚令、口罩令、大廈強檢、中小學學生每天上學前自我檢測,及要求進入一些特定處所或在這些地方工作的人士定期進行強檢等。已放寬的防疫政策主要是:

1)取消「安心出行」(香港的健康碼)掃碼,市民出入公眾場所只需出示「疫苗通行證」;

2)取消居家檢疫人士電子手環要求;

3)撤銷餐飲處所及宴會人數上限、免除宴會及多類處所快測要求。對餐廳、酒吧及一些公眾場所,基本上已取消所有限制;

4)從內地或澳門抵港的人士,入境前不用預約「來港易」和「回港易」計劃的配額。從內地及澳門來港,基本上已復常;

5)撤銷了從台灣及其它國家抵港人士的強制隔離及活動限制。取消旅客在登機前要提交核酸檢測的要求,用快速抗原測試取代。檢疫要求只是到港後作兩次核酸檢測,及自行做抗原檢測。

6)取消未完成接種疫苗的香港居民不能登機的限制(曾逗留海外地區的非香港居民,必須完成疫苗接種(或取得醫學豁免)方可登機的要求則仍然維持)。

(2) 對外全面開放

對於從海外地區或台灣入境的人士,核酸檢測及強制檢疫隔離的要求,由疫情初期隔離21天,後來減到14天、7天、3天。政府面對商界龐大的壓力,後來檢疫措施再改為「3+4」模式(三天酒店隔離,加四天醫學觀察),及後再進一步放寬到 「0+3」(不用酒店隔離,醫學觀察三天)。最新公布更撤銷抵港人士的「黃碼」限制(即接受3天醫學監測,限制活動),基本上已解除入境的防疫限制,只要求到埗後的首5天每天自行進行快測,並進行2次核酸檢測。

02.png

香港新型冠狀病毒病輸入個案

 

(2022年7月13日至12月23日)(數據來源:香港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2022年12月23日)

香港放鬆入境限制至「0+3」以後,輸入個案明顯上升。但入境防疫政策帶來的風險,不在已掌握的個案,是在於走漏了多少個個案,以及這些個案對香港的影響又有多大。目前的防疫政策無法找出感染源頭,也無法知道走漏的個案造成的影響。這些入境人士有機會帶來新的、更有殺傷力的病毒變種,這是香港正在面對的難以評估的風險和問題。

由輸入個案引發的關聯個案是個需重視的問題,也是造成第五次爆發的成因之一,就是由國泰機組人員從境外回來後引發的社區傳播。從疫情剛開始時頭一年來的案例來看,香港在這方面的應對政策基本上是有效的。但第五波爆發後,基本上已經不能繼續追蹤這些關聯個案,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失控情況。

5. 對香港應對疫情政策的分析

香港在百年前曾有過處理鼠疫的經驗,但目前的政府在抗疫上的經驗非常有限,特別是面對一個全新的病毒Covid-19。因此疫情2020年初在內地爆發之後,香港的基本政策就是跟隨內地的做法。這種政策的主要動機就是香港要儘快爭取與內地恢復正常通關,因此需要滿足內地的要求,達到「清零」。

內地對疫情採取「動態清零」的嚴格政策,「外防輸入」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對包括來自港、澳、台的入境人士採取嚴厲的管控辦法。香港有巨大的動機要跟隨內地的做法,爭取「清零」,才能讓幾十萬慣常往來粵港的港人,以及大量內地訪港的遊客及商務、公務人員恢復正常活動。這一政策在開始的兩年基本上是成功的,在這段時間內的四次爆發,相對都不嚴重,每天只是幾十個案,最多也只是過百,基本上在一兩個月內就回歸平穩,即每天不是「清零」,但只有幾個個案,這後來被確定為符合「清零」的要求。在這樣的背景下,原本中央準備在今年年初恢復兩地的正常通關,但因為香港疫情隨即大爆發,不單通關被叫停,香港的防疫政策亦被迫作出重大調整。

香港第五波爆發的教訓,是慢性病患者及老年人的高危群組重症很多,導致香港的醫療系統崩潰,病床不夠,救護車不足,病人的死亡率升高。政府隨即將鼓勵老年人打疫苗作為重點工作之一,但成效有限。隨後又出現兒童感染死亡的個案,因此鼓勵父母讓兒童打疫苗,也成為當前的一個工作重點。因為大量個案的出現,原來的管控措施已出現落實上的困難,政府被迫大幅度調整各種抗疫防疫政策。

政策大變的另外一個理由,是7月新政府上台後,經過兩年多的打擊,商界(特別是與旅遊業有關的行業)大力鼓動輿論,向新政府施壓,要求放鬆對外來人士的入境限制,導致了政府一連串的鬆綁行動。政策改變的前提,當然是根本性地改變了兩年多來的政策考慮的重點,也基本上放棄爭取與內地正常通關。

恢復與內地正常免隔離通關,是香港的迫切需要,對民生及經濟都有重大影響。由香港進入內地困難的問題,疫情開始至今一直未獲得解決,政府對此並沒有話語權。香港政府認為在香港不可能引入全民強制檢測的舉措。沒有這一基本手段,就談不上「清零」。最後認命,雖然口頭並不承認,接受做不到「動態清零」的現實。

shutterstock_308754041.jpg

新一屆政府決定放棄爭取與內地恢復正常通關,先對外放鬆入境限制。直到中央發佈了「新十條」後,內地抗疫防疫的態度出現根本性的變化,在各種措施陸續被放鬆後,社會對與內地恢復免隔離通關亦有了新期望。這方面流言很多,情況仍在發展中。

第五波爆發的一個教訓,是外防輸入的失敗,後果可以很嚴重。這次失敗引致新病毒變種Omicron(奧密克戎)進入香港。因其傳染力強,迅速引發每天數萬個個案的情況,這會是目前香港及內地在新政策——對外開放,對內放鬆管控的情況下,需要面對的一個危險及問題。

香港政府處理疫情的另一問題,是缺乏危機意識,缺乏整體的計劃和長遠的應對規劃。處理的手法基本是走一步看一步,不時反反覆復,表現得毫無章法。

第五波疫情爆發時,出現大量病人在醫院外露宿等候入院的情況,而多間養老機構出現的大爆發,令大量沒有接種疫苗的老年人死亡。對於染疫而居家隔離的市民,全無準備,支援自然亦嚴重不足。疫情初期叫停堂食的政策,導致大量上班工作的市民,要坐在路邊吃盒飯,引起社會猛烈的批評;在接種疫苗服務需求不足時,隨意削減疫苗接種站,跟着又引入「疫苗氣泡」的新政策,推動市民接種疫苗,結果隨即出現接種服務不足的情況,政府又要匆匆狼狽地增設接種站。這些都是政府缺乏危機意識及整全計劃的例子,造成市民不滿的重要原因。

香港三年來的抗疫防疫政策,包括新政府近半年來的對策,雖然不算是個抗疫防疫的好典範,但是其中有些做法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如香港首先取消了對入境航班不合理的熔斷機制。內地11月宣布的「20條」也跟隨了這個做法。新一屆特區政府比較做得好的地方,是在一些具體的、不合理的措施上,迅速拆牆鬆綁,如取消對由內地入境人士的各種限制及要求。內地在這次爆發前,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地方,對從內地入境的人士根本不應該有任何限制。

6. 兩地政策上互動的情況

疫情的頭兩年,香港基本上是努力跟隨內地的抗疫防疫政策。但因為社會條件不一樣,香港無法執行全民強制檢測,也不可能執行像內地那樣嚴厲的大範圍封控政策。因此在這方面作出了一些調整,如只隔離確診者及其家庭,對周邊範圍的居民,也只進行一次強制檢測,不限制活動。

直到內地「新十條」之前,香港基本上是跟隨內地的做法,在遇到做不到的情況時,則作出調整。但到新政府7月上台後,在商界及輿論的壓力下開始轉向,對疫情基本上放棄管控,但並沒有放棄一些檢視及跟蹤的措施。

上月在內地發生的情況,使兩地的疫情處理手法出現對調。內地大量引進香港7月後的做法,有過之而無不及,如容許確診者在家中自我隔離,鼓勵使用抗原檢測,但內地不要求當事人像香港那樣上報。內地不單止出入禁止要求查驗核酸撿測(這香港原來就沒有),更是完全放棄使用健康碼。應該說以前是香港跟內地,從這個月開始,是內地學香港,而且走得過了頭。最後的結果如何,除了已見到的情況外,尚待觀察。

有一點是共通的,那就是兩地的新政策都出現了意想不到的後果。香港放鬆境外人士入境的限制,結果是外人來港並沒有多大的增加,與正常的情況仍然相差很遠。激活的是港人到外旅遊,對本地的經濟活動,除了旅行社外,沒有什麼好處,反而有害。外國人不願意來港的理由,很可能是在確診陽性後,仍有隔離的要求。這情況在內地已不出現。因此,商界仍然呼籲要放棄全部強制性的防疫措施,實際上爭取躺平,對這爭議仍然未有定案。

內地大幅度放鬆防疫措施,期望恢復社會及經濟活動的常態,但出現的結果是群眾怕感染,足不出戶,街上及商場空空如也。這情況可能只是短暫的現象,到爆發的情況平淡後,市民的生活及社會的經濟活動會恢復如常。

7. 「清零」、「動態清零」、共存與躺平,幾個基本概念的澄清

內地及香港在互動的情況下,走向新的防疫對策,先後將工作重點由管控,防止擴散,轉移到處理重症,壓低死亡率。這一改變引起了各方的議論,國家是否已放棄執行了三年的「動態清零」政策, 用「躺平」的態度應對疫情了呢?香港早已放棄爭取動態清零,內地在「20條」後,這個詞也不再提了,如何理解新政策的整體意義,首先要為這幾個常用名詞的定義,作出澄清及規範。

「清零」,後來調整為「動態清零」,是因為一些人對清零的誤解,以為清零就是不會再出現個案,這當然是不可能的,因為國家仍與外間有多方面的往來,無論是人,還是貨物、運輸器械。外防輸入不可能萬無一失,因此外防輸入是一個長期工作,因此清零實際上是動態清零。

但目前香港的做法,已不再尋求清零,但這也不一定是「躺平」。有觀點認為全世界所有國家,並沒有真正躺平的抗疫防疫政策,因為多多少少政府都有相應的舉措處理疫情,這是個歪理。想抹殺這爭議重要的根本分歧,首先我們要搞清楚與病毒「共存」這說法。

在西方國家採取躺平的政策下,新冠病毒很可能會長期存在,不斷出現變種,有些是越來越沒有殺傷力的,也有可能是更惡劣的。在這一前提下,我們如果成功落實動態清零政策,國家全無個案,現實是也要同病毒「共存」,因為病毒廣泛存在我們國家以外的地方。如何共存,仍是一個難題。

所以是否共存不是一個問題,鼓吹共存的人,實際上是認為動態清零不可行,或成本太大,應該放棄,改為採取躺平的對策。躺平政策實際上就是沒有對策。準確的說法,就是當局應對疫情,不是沒有政策,如勸導群眾打疫苗、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做檢測等,而是基本上,對群眾不採取任何強制性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實際上「躺平」與「不躺平」是有根本性分別的。

8. 一些問題的分析

抗疫防疫的政策,本質上是個政治性的決定。是根據科學、醫學的事實及道理,及其引申出的各種抗疫防疫措施、要求,以及對這些措施會造成的社會成本和社會反響的評估,在這個基礎上,對兩者作出的一個平衡、取捨的判斷。這基本上是一種政治決定,而不是一個單純的醫學判斷。

在全球抗疫防疫的戰線上,也形成一個政治矛盾。各個國家採取不同的辦法,但結果是互相影響。這些差異形成國與國之間的制度競爭,國與國之間能力的比較,族群、文化優劣的比較。我們不能否認在國際層次上出現的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在媒體上非常清楚地看到這種鬥爭現象。

在內部,抗疫防疫政策造成的矛盾也不少。除了對政策的不同意見外,也涉及一些本來就對政府不滿的人,利用這事作為發泄的借口。更實在的,是防疫防疫涉及一群利益由關者,如製藥公司、醫學用品供應企業,均直接捲入這些爭議之中。用這個藥物,不用那個藥物,涉及巨大的經濟利益。這些因素使得有關防疫抗疫措施的討論,常常並不建基於簡單的道理及事實上。

這些矛盾在信息的平台上,常常出現激烈的消息戰。真實的、有誠意的討論,爭議不少見,但虛假、有傾向、有利益背景支持的消息、資料、論述也不時出現,混雜在各層次的討論中,使得很多時候討論未能向健康的發展,也在大眾中引起不小的混亂及不必要的分歧。

9. 前瞻與走向:幾個基本問題:

(1) 應對病毒變種

本港及外地感染個案大增,病毒在社會上廣泛流傳,讓變種病毒出現的機會大增。這不單是指香港的情況,在不少與我們來往多的國家和地區,均採取躺平政策,出現病毒的新變種層出不窮,全球各地的風險也成為內地及香港的風險。香港及內地如果完全放鬆外防輸入的政策,輸入外來的,或自身出現變種的風險大增。病毒不斷變種是一個自然現象,新變種的傳播力和殺傷力會增加或會減弱,也完全是偶然的結果,無法預料和推測。

(2) 後遺症

在感染新冠病毒案後,出現後遺症是個問題,雖然仍然未有一個很清楚的結論。根據世衛及其他國家的觀察及研究,感染者痊癒後,不少人都出現各種各樣的後遺症(長新冠),長新冠的情況尚未完全清楚,但有些癥狀可以非常嚴重,如腦部能力退化、呼吸功能出現問題等。讓病毒廣泛流傳,即使當下的流行病毒株不會造成過多的重症及死亡,但病者痊癒後出現後遺症,仍是社會要面對的一個不明確的風險,將來或會對醫療系統帶來重大的壓力,這個問題不能輕視。

(3) 信息戰線

因為對病毒的認識,仍然有一定限度。各種情況也不斷變化,有關的信息非常混亂。加上疫情不斷變化,政府宣布的措施亦不斷有變,更有人蓄意製造混亂,不時發放假消息,或無根據的說法。在這抗疫防疫複雜的環境中,群眾非常難適應,對自己面對的一些情況難作出明智的決定。故此,一個權威又及時的信息來源就變得非常重要。在這方面的情況,各地都做得不太理想。

(4) 常態化的準備

對疫情的進一步發展,有兩個極端的不同說法。一個是病毒殺傷力會變得越來越小,疫情會常態化,變成另外一種類似流行性感冒的季節性流行病。這是一種可能,但並不是必然。更加大殺傷力的病毒變種,也有出現的可能,這純是一個偶然、隨機的事件,不可不防。

無論如何,對這病毒的管控常態化,都要有一個準備、預案,抗疫防疫政策不能只是見一步行一步。在這方面的工作,內地與香港的經驗交流,相互學習,共同制定政策,有很大的合作空間。

10. 結語

新冠病毒疫情的出現,直接衝擊到全國,包括香港、澳門、台灣。三地的環境及社會情況,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但面對的病毒只是同一種,大家的經驗有很多可以互相參考,互相學習的地方,但過去三年里,現實情況看來並不是這樣。香港與內地同在一條船,兩地關係密切,在這問題上,無論是現在,或是面對的將來,都需要有更大的互動及合作。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觀察者網》

延伸閱讀
  • 或許有人擔心檢討報告最後會作出問責,要求負責處理疫情的一些高官「人頭落地」。正如行政會議召集人葉劉淑儀所言,相關檢討工作並不針對任何官員,只是要更好準備和應對下個疾病大流行的來臨,畢竟香港在這次疫情病歿已有逾1.3萬人。當局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就過去三年抗疫工作逐個環節檢視,切實汲取經驗,將有助日後安渡另一個危機。

    戴慶成  2023-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