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洪博:如今再做疫情調查是否還有實際意義?
根據國務院最新消息,2月6日開始從香港入境内地無需核酸陰性證明並取消名額限制,兩地終於實現全面通關,可就在此時,疫情調查反倒成為當下最有爭議的話題。
新春假期剛過,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等多位政府專家提出並支持就疫情做獨立調查。筆者首先有一個關鍵問題想要請教這些專家,疫情調查的標準是甚麼?即按如何判斷這三年來香港防疫成功還是失敗,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
查閱資料,截止到2023年1月29日的數據,本港累計有121萬宗核酸陽性以及166萬宗快側陽性確診。按照官方數據,香港整體感染率在38%左右。累計死亡13333宗,感染個案的死亡率為0.47%。雖然說數據最為直觀,但這份數據怎麼看也成了難題,根據WTO的數據,歐美國家中美國死亡率為1.09%,英國為0.84%,香港死亡率接近德國0.44%的水平。那麼單從數據來看,香港死亡率低於不少歐美發達國家,難道香港防疫沒有成功經驗可循嗎?
不過僅從數據難以得出全面客觀的結論,如果從過去政府提出的抗疫目標來看,2021年政府的施政報告寫明,「通關」是主要目標,如今香港對海外還是與內地都已實現通關,從結果來看,香港的防疫政策已經成功。但這樣的結果來之不易,回顧過去,香港政府的防疫措施調整是積極的,每當確診數穩定,政府就響應市民需求,放開社交距離措施。而當新型變種病毒來襲,政府也會及時收緊。曾經有不少盼望通關的市民呼籲香港政府應完全照搬內地的防疫做法,批評香港的防疫政策如同「仰臥起坐」般時緊時鬆。但同時另一部分市民難以容忍封城等強硬措施。香港政府最後考慮到有限的人力物力資源,以及民心所向,採取了重點地區圍封強檢,宏觀調整社交距離。這些做法經過多輪實踐後逐漸成熟。通過多次防疫政策的調整,香港終於在新一屆政府宣佈逐步恢復正常後,找到了自己的防疫路線。多位專家認為過去沙士後進行總結很有必要,但新冠疫情發生在科技信息發達的當下,各種信息收集相較於之前效率大有不同。政府的措施是動態的,調整是及時的。所以與之相對,對於防疫措施的評定標準也是動態的,疫情早期以控制擴散為準,後期應以放寬為準。如今疫情後的一次大總結究竟是按照甚麼標準,並且能有多少時實際作用,又能有多少時效性,這些都要打上一個問號。
筆者認為,未來如還有類似新冠疫情的情況,香港最應該延續的就是對措施及時調整以及不斷總結改進的態度。目前行政長官李家超已經回應,表示認同政府需要總結經驗,這也是新一屆政府上任來一直不斷做的事情。行政長官不同意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因為現在疫情防控已經有了新目標,就是全面推動經濟以及復常。誠然,我們無法忽視第五波疫情期間每日居高不下的死亡人數,這些慘痛教訓更多是因為香港長期已久醫療系統的問題,服務供應的短缺以及分佈不均。顯然,香港未來長期的醫療政策的調整與反思才是更值得進行研討的。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