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點樣:文化作事業 陳智遠─中環價值外的另一階梯
2016-10-16
AAA
「樓梯」、「斜路」對香港人來說是「老朋友」,你不會忽然想認識它的故事。但這些「老朋友」其實是香港特色,靜靜改變著你與我的生活,只是我們從來太習以為常,每次都要到就快失去,才去保育。
香港山多平地少,殖民地時代的管治者,住在半山,要「落地」與民溝通,靠的就是修建出來的一條條樓梯。中環煤氣燈映照著的都爹利街樓梯,再轉到石板街,陳智遠一手舉著舊黑白照片、一邊「手指指」將一個個歷史故事告訴參與導賞團的六、七名外籍團友。過去穿梭中、上環接載「貴客」的有山兜、馬匹、更有過駱駝。「樓梯」帶來了人群聚集,帶來了機會。現代的中環扶手電梯,帶來了「SOHO」區。文武廟旁的一條樓梯街更曾吸引「蘇絲黃的世界」電影來取景,變了景點。
「往上走,往下走」,以樓梯為主題的半天導賞團,陳智遠弄得身水身汗。五年前,他坐在政府總部「冷氣房」,擔任食物及衛生局的政治助理。正當外界認為他正是沿「中環式」的樓梯起步「向上走」,但他選擇了「跳級」,「往下跳」─只是外界主觀認為。
「想將文化變為Career,不想(班導賞員)做兩年就去做銀行。」這一句在文化沙漠的香港,聽起來有點嚇人。「經常說想改變香港,用個人之力,就試下改變這一點點。」三年前,開始嘗試以香港歷史、文化角度串連不同景點,再接外國遊客,甚至接待五星級酒店客人參觀畫廊,摸出一個商業模式。現在已不只導賞,「例如有間波鞋公司,搞跑步比賽,我們就結合香港霓虹燈,跑到一個地點,有導賞員介紹霓虹燈故事。」
文化好「離地」?終歸都靠「食腦」。陳智遠認為,「年青人講的是有『格』」,談文化已是世界潮流,加上人天生就喜歡聽故事,有實質的接觸,訊息更加入心。
佔據到市場的空白點,是否可以「一級一級」上?「香港人唔願意俾一個合理的價錢,換更好的服務。」理想與現實要妥協,為了可以持續營運,拒絕壓低收費,「但就無法Popular成件事」,已近乎完全棄守廣東話導賞團的陳智遠指,「現時靠提高社會對文化Awareness(注意度)去達到歷史走入人群…..當一個城市做夠critical mass(關鍵規模),承受到文化自費,城市就可以不同」。
倫敦、巴黎,甚至上海,都有一份文化氛圍,「人文關懷,香港教育應該打進去,讓學生出街,接觸,認識自己社區。藝術,街頭文化,老店。應該建立一套正確的本土觀,我(香港)有自己歷史,不代表我排外。」
好多年輕人愛文化、愛創業,但無試過月入13萬(我認我葡萄),站在不同的起步點,可以入行?陳智遠坦言不建議太「後生」入行,非資本門檻高,全因年輕人未必對香港、對文化的認識夠深,亦欠人脈。最重要是「要浸」,「要守」,意志比資金、貴租更磨人。
行程的最後一站是磅巷,那裡正計劃興建由上環直達的扶手電梯,究竟是方便區內居民生活?還是會改變太平山街舊城區老貌?與兩年幾供斷一層樓,是否「傑出」一樣,香港,每人都可以並尊重各人有自己一套價值。
「香港點樣」?每人都是一「點」,組成香港的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