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術認識香港情
香港武術,除了黃飛鴻與葉問的電影,背後還蘊藏著香港與內地的淵源,及由本土走向國際的歷史。中華能源基金委員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香港中華文化學院主席何志平表示,希望香港人可從武術中,找尋及認識香港的根,了解香港與祖國不可切割的關係。
香港中華文化學院、中華能源基金委員會主辦在上周六(6日)舉行第三期「香港故事講座:拳來拳往的香港發展史」,邀得八卦拳國術研究會永遠會長廖國存,講述香港武術的歷史發展、現況與遠景。
廖國存表示,在1950至1970年,是香港武術最興盛時期,全香港共有418間武館,習武者達1萬2千人。他續說:「因為戰亂,中國內地南北各門各派的武術師傅都到香港避難。他們來到香港設館授徒,那時我們沒有什麼娛樂,學習武術較專心,一招就練3個多月,一套拳術便練一年多。現在娛樂太多了,學生較易分心,不再貴精,只貴學多。」
廖國存指,香港武術能走出國際,是因為李小龍與成龍等武打影星,但率先令武術在香港本土化,則是關德興的功勞。他說:「當時關德興飾演一系列黃飛鴻的電影,令香港人普遍認識武術,從而紛紛到武館學習。」他又說中國武術已漸得到世界的關注及認同。他最希望香港的年輕人可以多關注武術,認真習武,認識國術的真諦。
而中華文化學院主席何志平就表示,當年的武館,包括洪拳、詠春、蔡李佛等,都設在唐樓天台。不過現時香港租金昂貴,在2010年最後一家的天台武館正式關閉,令不少武術師傅改為在公園授課,情況令人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