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ry:團結中間路線成功 期待香港出現馬克龍

2017-05-18
Harry
香港媒體人
 
AAA

macron1.jpg
新任法國總統馬克龍。(新華社)

法國總統選舉結束,僅成立一年的新政黨「前進」運動的主席,馬克龍以超過六成得票率擊敗「國民陣線」的馬林勒龐。這勝利是一次中間路線的勝利,實證大部份法國選民希望國家走中間路線,而非馬林勒龐的「極右」之路。經歷過英國脫歐﹑特朗普當選等一連串歐美民粹浪潮的事件下,法國中間理性路線勝利有助頂住民粹主義的浪潮,一如馬克龍所言,全世界比以往更需要法國。 

這次選舉也值得內地和香港學者深思,這種團結及修補撕裂的路線是否似曾相識? 特首選舉中曾俊華就是以此路線得以獲得大量民意支持,雖然他最終落敗,但馬克龍和曾俊華在競選路上倒有不少微妙和類同之處。馬克龍路線成為了在法國政壇中保守主義和民粹主義兩極之下「中間路線」的一股清流,這路線追求團結和使社會和諧,盡量尋求兩大極端路線間的最大公因數。曾俊華的競選策略亦是爭取藍營和黃營中的大部份人---兩陣營中的溫和派,「淺藍」和「淺黃」的支持。曾俊華和他的團隊很早注意到中間路線在香港有很大的空間和市場。成功能喚醒這群厭倦不斷鬥爭的政治環境﹑沉默而理性的大多數。政黨成立短短一年,但是深耕細作,切實走訪超過三十萬人,把當中二萬五千人的意見仔細分析,用作設計文宣和擬定政綱。這是傳統政黨不會想也不會認真做的項目。 

馬克龍的當選,以至對曾俊華路線的成功,對香港的政壇發展甚有啟發。馬克龍的「中間」路線之所以成功,是因為選民慢慢厭倦社會黨與共和黨兩大主流政黨下,也不滿極端右翼主義抬頭,及時地把握機會,爭取到厭倦撕裂﹑恐懼「極化」的選民支持。香港也存在一些走向極端之政黨,例如一些盲目支持政府的極端建制派,以及一些執意與中央保持拒離﹑堅守原則的本土政黨,假若拒絕走向中間的團結之路,最終還是會被尋求社會和諧的多數選民所唾棄。民協的馮檢基、新民主同盟的范國威都應該學習建制派的元老急流勇退,給年輕人參與政壇,好好交班。 

馬克龍的另一個成功因素是他及其政黨的獨特清新形象。許多法國人厭倦傳統兩大政黨成立多年,仍被許多老牌政客把持,許多理念只是流於叫口號形式,只說不做。這情況一如本港老牌建制及泛民陣營的兩大政黨。面對黨員老化,政策因循守舊等問題,兩地選民同樣希望有更多新面孔,「貼地」而具活力的政治人才於政壇出現。 

經過特首選舉後,曾俊華的競選活動讓普羅香港人成功覺醒,明白到只有和諧,求同存異、堅守香港自由﹑法治等核心價值,才能讓香港社會持續向前。「黃絲」、「藍絲」這些因佔領行動支持或反對而成的差異已漸告淡化。「淺黃絲」無意與中央對抗;「淺藍絲」珍惜與香港的核心價值。雙方共同願望都是維持「一國兩制」,維持香港現有生活方式,同時也希望國家穩定發展。 

馬克龍的當選美好願景會否實現,還是隨着競選結束就如泡沫般爆破? 寄望馬克龍能帶領法國變得更美好,但願未來香港政壇也有類似的人物,為國家和香港發展帶來更多的鼓舞。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