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樂芹:風光不再 國泰航空的內憂外患
由全球最佳的航空公司到近年三甲不入,國泰航空近年在機艙服務、食物質素、員工待遇等方面都屢受批評。今次國泰的大裁員,是其重組計劃的開始,但在內憂外患交逼之下,國泰又能否再次起飛,重拾昔日的風光呢?
載客量不減 但收益率下降
早前國泰的管理層接受傳媒訪問的時候曾透露現時國泰正面對航空業結構性轉變,當中最大的問題是收益率下降。所謂的收益率,即是指每名客人所產生的收入,相比起 2011 年,去年國泰的收益率就下跌了近 12%。為甚麼會出現這個情況呢?一來近年市場普遍對於頭等及商務艙需求下降,儘管國泰近來將商務客艙機票加入 fanfares 優惠賣給旅客填補空缺,但此舉旺丁多於旺財,實沒法扭轉收益率下降的困局。
廉航落戶 內航抬頭 進一步拉散市場
在過去短短的數年間,香港有接近 20 家廉航落戶,當中 HK Express 的發展最快,用了 3年的時間其載客量就已升至全港第四,超越了中華航空、新加坡航空等傳統公司。截至 2014 年,整個亞洲地區共有接近 50 家廉航,佔總市場份額約為 30%,但香港暫時的市場只有約 10 % ,所以未來廉航的發展只會更大更快。而近來一眾廉航亦積極拓展商務市場,希望可以吸納商務旅客轉乘,亦進一步影響到國泰本來的客源。更甚的是,近年愈來愈多內地的航空公司開闢國際直航航綫,乘搭國泰轉往世界各地的客源減少,亦影響到國泰的收入。
機場飽和 空域擠塞
作為地區及環球樞紐,香港國際機場的升降容量對於航空公司的運力擴張有著絕對性的影響。儘管第三條跑道已落實興建,但我們仍要定時檢視航空政策,有效管理跑道容量,並著手改善珠江三角洲空域的使用,這裡才能更有效地紓緩香港空域擠塞的問題,也讓航空公司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發展「副業」提升收益是解困之道嗎?
世界在變,傳統行業的成本結構也有著大幅的轉變,傳統賣座位賺錢的門路已經愈來愈窄。正如上文提到,國泰近年的乘客收益率日益下跌,要扭轉這個局面,就要從開源節流兩方面著手。在開源方面,近年不少航空公司都著力發展其「副業」,且有不俗的成績。以華航為例,他們近期就嘗試將機票和行李費用拆開售賣,以吸引短途客的注意,攻入廉航市場。又以 HK Express 為例,他們不時推出超平的機票優惠吸引乘客,但原來在這背後,他們的優先購票證就成了他們的重要收益,這項優先購票證的服務,加上其他如行李費用、餐飲費用等輔助收益,就佔了他們利潤逾兩成。
不過,國泰航空與廉航始終有著根本的不同,要分拆服務「售賣」並不容易。去發展廉航?與其在低價位的市場中爭逐,不如痛定思痛,學習新加坡航空等著手研發新式的頭等艙與商務艙產品,吸引願意消費的客人,以服務取勝,嬴回人心,重新成為香港人心目中的「第一」,這樣不是更切合國泰的精神嗎?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