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洛絲:被商場包圍的香港

2017-06-16
黃洛絲
公營機構工程師
 
AAA

mall1.jpg

大熱天時,大家如果要逛街購物,應該都會棄街舖,轉進商場當中。我之前就看過一本由港大出版社出版的著作《Mall City》,內容研究了不少香港商場的案例,如何建構香港獨有的商場文化。根據統計,香港為全世界商場最多的地區,數量比排第二位的新加坡多出超過2000個。居世界之首,自然因為商場在都市當中不只扮演購物中心之用,更是集文娛康體等不同功能於一身。 

香港商場數量全球居首 

香港早年的商場,其實是為了將商店集中,並提供一個相對舒適的購物環境給顧客。後來隨住市民收入增加,提升對生活質素和居住環境的要求,商場也因此進化,不單提供購物服務,更加設了不同康體設施,回應居民需要。如早年的荃灣廣場、荃灣海濱廣場,就設立了音樂噴泉、溜冰場等不同設施,吸引居民留在當區消費,更吸引了鄰區市民光顧。而位處深水埗市中心的西九龍中心,更設立了香港唯一一個設於商場室內的過山車,以及連同溜冰場的室內遊樂場。當然,這也不少得在商場設立的社區設施及戲院等等,照顧不同需要的居民。 

時至今日,商場已在香港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連接不同的地區和居民,同時也在商業世界當中,起著不可忽視的角色。根據之前九龍倉集團的年度業績報告,海港城一年為集團已帶來近90億收入,裡面商戶的全年營業額共277億,可見商場確是香港零售業的主戰場。近年多個商場兼寫字樓的建築落成,令香港的商場由住宅商場主導,模式逐漸變得更多元,也令商場的商舖組合變得更多元,更能服務不同的顧客。 

部分商場雖華麗但「離地」 

我家住在新界大西北,最近就經常到元朗跑,發覺元朗站上蓋正有一個大型的商場快將開業。據傳媒報導了解,該商場將會開設大型百貨公司及戲院,為該區帶來新的熱點。相比起金鐘那個大商場,元朗快將落成的商場顯得更為貼地,皆因他們總需要服務元朗、天水圍大量的居民。至於金鐘那款商場,雖然華麗,但實際上滿足不了太多居民的需要,名店太多,但可逛、可流連的商戶實在欠奉。而這種分別,可能就跟地產商所重視的焦點有關吧。 

不過,我最希望的是商場可以開設更多戲院,最少可以滿足到不同居民的需要。政府最近在地契要求上,新設開設戲院的條款,既可提振香港電影業發展,又可為商場帶來客戶群的保障。雙贏政策,何來而不為?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