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樂文:再看不見的台灣之光

2017-06-16
余樂文
文化工作者
 
AAA

QI1.jpg
齊柏林遇上空難,終年52歲。(文匯報資料圖片)

台灣著名紀錄片導演齊柏林,日前乘搭直昇機在空中勘景時遇上空難,與製作團隊一同罹難,終年52歲。 

認識齊柏林源於《看見台灣》。這套四年前製成的紀錄片,全面採用空中拍攝,以俯瞰的角度凝視台灣的美麗與哀愁。電影開首不斷展示台灣的美景,鏡頭下,台灣群山翠綠,海面蔚藍,景色怡人,但話鋒一轉,電影由中段開始揭示台灣的生態危機,例如連年的豪雨令泥石流越趨頻仍,阿里山登山火車站的背面已受風雨摧殘成為禿頭山。人為破壞更令情況惡化,在一寸高一寸甜的思維下,地主將高山的森林開墾成為高麗菜田或高山茶園,採石活動更直接將山頭移平,嚴重降低山區的天然抗災能力。 

電影在台灣上映後,引起極大迴響,成為台灣歷來票房最高的紀錄片之餘,反思發展模式的文章在網上亦遍地開花。今次齊柏林遇難,就是為了續集《看見台灣II》勘景,原意是在台灣及內地等多個地點拍攝,進一步展示台灣以致全球的環境問題。齊導現時離世,電影前途未卜,令人婉惜。 

從製作角度來看,《看見台灣》也是一個特別的系列。據網上資料,《看見台灣II》的預算製作成本是一億元新台幣,即約二千多萬元港幣,比起上集的九千萬元新台幣製作費更高。在香港,這個金額足以製作不只一部中小型電影,香港的紀錄片製作人只有羨慕的份兒。 

《看見台灣》系列能有如此高的製作費,源於當地的文教基金以及商界支持,反觀香港,製作人能申請的基金不多,商界出資支持拍攝紀錄片更罕見。舉一個例,在發展的主旋律下,有多少商家及政府基金願意資助業界拍攝有關郊野公園的紀錄片?香港的郊野公園縱使獲稱讚,也只容得下業界以航拍機拍攝再自行放上網讓人觀賞。 

要建立良好的公民社會,有相當數量的紀錄片反映社會弱勢及低下層是相當重要。台灣那相對開放的社會氣氛及文化氛圍,香港有一天能擁有嗎?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