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華接受多間傳媒訪問 談23條 大灣區 也談房屋土地
說起董建華,大家都會記得他經常掛口邊的:「香港好,國家好;國家好,香港更好。」(大公報圖片)
香港回歸步入20周年,首任行政長官、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接受傳媒訪問時,大談他對一國兩制、港獨思潮、國民教育、23條等多個不同議題的看法。
說起董建華,大家都會記得他經常掛口邊的:「香港好,國家好;國家好,香港更好。」他認為回歸20年來,「一國兩制」和基本法的成功落實符合「初心」,香港維持原有的資本主義、生活模式、高度國際化以及法治等核心價值不變,獲舉世公認,證明一國兩制是成功的舉措,他對此感到驕傲。
不過他認為,香港近年「爭爭吵吵」的事情太多,不能夠專心去想如何進一步推動經濟,指社會不應太短視,要精力放回經濟發展,特別是「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要抓緊國家帶來的巨大機遇。
重提23條立法 稱為任內最大遺憾
2002年董建華政府提出23條立法建議,加上非典型肺炎肆虐、公務員減薪等事件,惹起社會巨大不滿,最終引致03年七一有50萬人上街示威。董建華回想當年,指這是他任內最遺憾的事。
他說,當時「覺得保障國家安全是理所當然的事,不需要爭拗」。他承認當時自己經驗不足,政府準備不夠充分,最終未能成功立法。他說任內中央對港府日常具體運作不多過問,但23條立法失敗後引起中央懷疑,並開始對香港有戒心。
港獨令中央戒心更重
而近年港獨思潮出現,更令中央警惕。他明言「港獨」不可能實現,不但中央不會同意,就連國際間亦不會承認香港的獨立地位,而且香港無辦法生存。對於「港獨」訴求的出現,董建華歸咎年輕人對國家認識不足,又指在任時未有好好推行國民教育。
國民教育應由歷史教育開始
董建華指,他對國家的認同感來自父親董浩雲從小的培育,強調國家和民族認同要靠一代一代去傳承,家長和學校的教育尤其重要,因此國民教育和中國歷史科是重要的一環。他誌為,「當你認識了國家的歷史之後,你自己就會愛國。」
解決房屋問題應繼續填海
另外,現時香港樓價高企,市民都嘆上車,董建華形容房屋土地問題是社會怨氣「最大的根」,亦是「製造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的根」,特區政府應盡快處理好,要繼續填海,開拓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