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短打》香港史上影響最大鄉紳 發叔處世風格值得思考
有“新界王”之稱的劉皇發辭世,香港政商界一片唏噓。
出身貧窮農家,初中畢業幫父母耕田,不久就獨自出來闖世界,劉皇發後來成為名符其實的“發叔“。在寸土寸金的香港,他擁有高達600幅地皮,以現時樓價估值至少50億港元。發叔和長實主席李嘉誠份屬老友,所以有“長江二號”之稱。
政治上,他以24歲之齡擔任其出生地屯門龍鼓灘的村代表,1970年成為最年輕的屯門鄉事委員會主席,叱吒政壇逾半個世紀。期間他從1980年開始擔任鄉議局主席,一做35年,幾乎等同鄉議局的代名詞。2005年獲頒特區最高榮譽大紫荊勳章,此後繼續凱歌高奏,一度集區議會主席、鄉議局主席、立法會及行政會議成員於一身,攀上從政生涯高峰。譚惠珠曾引述基本法草委秘書長李後說,"基本法40條等於劉皇發,劉皇發等於基本法40條,劉皇發與基本法40條畫上等號。" 正是因為劉皇發的力爭,保障新界原居民”合法傳統權益“被寫入《基本法》第40條,從此成為取消丁權的阻力。丁屋世代相傳令”隔壁“的澳門原住民羨慕不已,慨嘆”同人不同命“。
基本法規定原住民的傳統權益受到保護,這無可厚非。但何謂“傳統權益“?概念模糊。丁屋政策1972年出台之前,新界原居民獨享建屋權的做法幾乎不存在。有人認為年前出現的“套丁案“已嚴重偏離丁屋政策保護原住民的立法原意,政府應立即檢討丁屋政策。更有人就丁屋是否符合《基本法》第40條的規定提出司法覆核。丁屋發展半個世紀有多少肥水?保守估計高達700億港元,完勝本港四大地產發展商長實、新鴻基、恆基、新世界最新公布的全年利潤。
劉皇發必將載入香港政制發展史冊的經典案例,還不在引起曠日持久爭議的”套丁“和棕地發展,而是有點滑稽的”等埋發叔“事件。2015年政改表決當日,建制派以”等埋發叔“為理由嘗試製造流會但不成功。發叔無意中成為政改方案"甩轆"的關鍵人物而被千夫所指。但如今回過頭來看,不論是北京還是香港愛國愛港人士,也許還得感激發叔的”烏龍“導致建制派拉隊出場。當日如果政改方案意外獲得通過,350萬選民實現一人一票選特首,香港的命運可能改寫。
筆者認為,叱吒政壇五十五個春秋,劉皇發留給為政者最大的啟發,是在各方利益盤根錯節擰成死節的情勢下,仍然可以找到平衡點,找到爭執各方的最大公約數。劉皇發從政最令人眼前一亮的金句是“把敵人變朋友是叻仔, 把朋友變敵人是蠢仔”,說得樸實無華但充滿政治智慧。香港社會日益兩極化,建制和泛民兩大陣營因為意識形態爭持不下,不妨細細玩味發叔這個Dealmaker的處世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