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全:為國家,你可以去到幾盡?

2017-07-26
 
AAA

we2.jpg
(《我們的故事》劇照/香港話劇團)

平時看劇,習慣入場前甚麼介紹、訪問也不看,好讓自己像一張白紙般進場,才能真正讓感覺跟著故事走,以及感受劇場的威力。香港話劇團《我們的故事》以慶祝香港回歸二十周年獻禮劇作「牌頭」,未入場時還以為是一齣「硬崩崩」的男人戲,大談愛國情懷,但看著劇情發展,就發現是剛中有柔的戲,感覺更易「入口」。

《我們的故事》改篇自梁鳳儀的政治愛情小說系列,講述1947至49年國共內戰期間,一個發生在廣州經商之大家庭的亂世故事:楊家長子在商場長袖善舞,在家則娶妻納妻,為保家業和家人安全,舉家避走香港;次子滿有抱負,希望協助創建新中國,願意為國家犠牲;楊家的管家雖然安份勤奮,但被大少爺視為眼中釘。

劇情看上去也是男人戲,但故事的主軸卻圍繞這3個男人身邊的女人:被楊家長子強納為妾的桂雨心,不甘受虐離家出走,到香港自食其力;楊家次子的太太程素梅委身維繫一家人的關係,更不顧身世去成全丈夫的理想;特務郁令嘉則為了成就黨的大業,為保護同黨而忍受極刑。她們各自對生存、愛情和國家的堅持,真可說是「巾幗不讓蘇眉」。

we1.jpg
(《我們的故事》劇照/香港話劇團)

劇中不論男女角,所顯露的家國情,可以連自己性命也不顧,在這個做甚麼事情也得合符經效益的現代社會來說,相信已是沙漠清泉。原著作者說這個故事還會改篇成電影和電視劇,但要遲些才面世,令人期待!

另一方面,《我們的故事》全劇的主要角色落在歐陽駿、張紫琪、張雅麗和陳嬌等年輕演員身上,配以陳煦莉和王維等資深演員擔當較次要的角色,比劇團以往來來去去也由幾位主要演員當主角的做法不同,帶出了一點「承傳」的味道,能以舊帶新,讓人看得恩慰。相信這亦與香港話劇團今個月有三個演出有關,造就了新一輩的演員有多些演出機會。

然而,此劇對年輕演員來說絕對不是易演的。像張雅麗在劇終時,要流露對好姊妹逝世之不捨之情,又要顯出會堅強為好姊妹撫養孩兒的決心,時而悲傷時而堅決,感情要逐步推進才好看;而歐陽駿跟陳嬌那段像是生死分別的戲,與張紫琪產子之痛交替上演,節奏略嫌不夠緊湊。

此外,整齣戲穿插一些群眾演員以形體動作交代戰爭中百姓民不聊生、生活兵荒馬亂的場境,似是要保留小說的原汁原味,但與戲本身有點格格不入,效果稍欠說服力,成為了可有可無的過場設計,有點可惜。

(觀看場次:2017年7月7日;演出資料:http://www.hkrep.com/events/17-2/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